
幾十年前,Singapore 在地球上是個陌生的名字,常叫西方人,尤其是地理知識幾乎零蛋的美國人誤以為是在中國里的某個小城市。
今天,完全沒聽過新加坡名字的美國人,可視為奇葩。至少他們會跟李光耀、死刑、鞭刑、言論自由、人權等等關鍵詞想到一塊。

鳥瞰新加坡中央商業區和濱海灣。(海峽時報)
即使不知道新加坡的準確位置,手機上的谷歌地圖打上新加坡就馬上出現,還以為新加坡在中國境內的人肯定是奇葩加一等。
新加坡在國際上即使還不是跟紐約、華盛頓、倫敦、巴黎、東京、北京等世界名都平起平坐,也說得上是聞名遐邇的現代化之都,尤其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多年來亞洲第一,世界前十。
區域國家都知道新加坡雖小,卻不敢小覷。大型國際會議常來新加坡上演,這裡是人文薈萃的大都會。
但最近幾年來,新加坡在某些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口中卻被貶成了「縣」。「坡縣」、「坡縣」的叫,乍聽有趣,有些人卻是越聽越有氣,這有氣的人士當中,有本土新加坡人,也有新移民。
曾在新加坡居住多年,跟《聯合早報》有很深淵緣的語文專家汪惠迪最近終於針對這個現象發聲,忍不住寫了一篇《「坡縣」可以休矣》批評「坡縣」的稱呼之無禮和無理。

刊登在10月7日聯合早報言論版的《「坡縣」可以休矣》。(聯合早報)
他說「做客新加坡,卻連起碼的為客之道都不懂」。他的結論是:
「在語言溝通中,對信息傳遞的效果,對精神文明的表露,對高尚情操的體現,語言用戶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汪惠迪語重心長,在有些新移民聽來,可能語氣重了一點,因為口說「坡縣」的人不一定就對這裡的新家有輕蔑之意。
如果真的覺得這裡不過是等於中國縣級的小地方,就不會在這裡久留,有本事就到歐美大都會去尋找他們的幸福園地,以伸展他們的鴻鵠之志。
當然,有些人難免以為自己放棄大國的身份,來這裡當個「縣民」,委屈了他們。
但很多情況是,當他們在「本縣」落地生根,下一代在這裡成長受教育,男孩還服兵役,這裡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就遠遠超過一個「縣」,這裡是令他們驕傲的國家。
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發展,新加坡已成為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楷模。
早在1978年底,鄧小平就來實地考察這裡的建設成就,後來中國還掀起學習新加坡的運動。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建立在新加坡的模式上。

新中旗艦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已建成一座產城融合的現代化都市。(蘇州園區提供)
新加坡與中國的面積和人口規模無法相比,新加坡卻在中國現代化發展過程起了很大的影響力,新加坡人與有榮焉。
「坡縣」地方小,人口基數小,但各領域的人才輩出,全球各類人才評比,新加坡總是榜上有名。
上個月,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中心發布的「2023年IMD世界人才排名榜」,新加坡名列第八,排在瑞士、盧森堡、冰島、比利時、荷蘭、芬蘭、丹麥等歐洲人口小國之後,並且是亞洲唯一位列前十的國家。

鳥瞰新加坡河周邊的行政區與商業區。(海峽時報)
最近幾年來,就連體育也不時有驚人表現,如男泳將約瑟林在奧運會泳池裡拿過金牌;在最近的杭州亞運會上,新加坡的女選手珊蒂奪得200米短跑冠軍和100米銀牌。
大國在體育競賽中有更傑出表現是理所當然。以面積和人口論,新加坡的實力是「縣級」,因此,任何運動賽場上收穫的金牌含金量都顯得更高。
從「小紅點」到「坡縣」,新加坡的小愈發顯得新加坡成就的大。本文是一個立「縣」一代的新加坡人的心聲,新加坡不必自我菲薄,也不該妄自尊大。
對於那些覺得在」坡縣「生活得很委屈的人,我這個「老縣民」的答覆只有一句話:
這個世界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