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菜販父女被指把巴剎攤位當家逾年,日前環境局派人檢查,父親拒開門,當局人員跟附近攤主借梯子爬上去查看,證實少女住在攤位內後報警,並叫來救護車,載她送院檢查。
這對父女住在位於循環路第80座巴剎及小販中心的一樓攤位內,環境局在4月初檢查攤位時,揭發了這起事件。
《新明日報》記者前日走訪該巴剎時,隔壁賣雞蛋的李女士(55歲)受訪透露,相信是有人跟環境局爆料,所以當局人員那段時間,常以各種不同原因檢查,但都無功而返。在少女被帶走的前一天,環境局人員也曾到場檢查,依舊找不到人。

在其中一個攤位內可見一張床褥,上面擺著兩隻看似破舊的玩具熊。(陳斌勤攝)
次日,環境局人員直擊攤位,還向附近鞋店老闆借梯子,爬上去觀察攤位內部情況,結果發現了少女。
「當局人員先詢問了我們是否知情,之後讓該父親開門,但對方拒絕,於是他們向鞋攤老闆借了梯子爬上去看,之後報警,警方到場後,最後他才不得不開門。」
賣鞋的攤主梁先生(60歲)跟本報證實,環境局人員跟他借過梯子。
據他了解,涉案菜販從一個攤位增租到三個攤位,其中一個攤位是賣蔬果,一個則相信是父女倆的「家」,還有一個放置物品。
他說,女孩約15歲,只有她父親在打開攤位閘門時,才會看到女孩。
「她身材瘦小,長得漂亮,以前小時候也長得可愛,看到我們也會打招呼,可是她父親看見後會拉上閘門,也幾乎不讓女孩出來,後來也沒再聽到女孩說話。」
據了解,警方到場後,有關當局人員也下來協助,救護車也到場檢查女孩身體狀況。

63歲父親被指在巴剎及小販中心租了三個攤位,一個用來賣菜,一個用來休息,最後一個則是儲藏物品。圖中這個攤位相信是女生所住攤位。(陳斌勤攝)
2攤位後門對後門 裝藍色擋板
其中兩個攤位,後門對後門,皆裝置了藍色擋板。
記者到場觀察,發現父女被指用來睡覺與賣菜的攤位後門,正好背靠背,中間只隔了一條狹窄的走道。
此外,兩個攤位的後門都安裝了一片藍色擋板,約占後門的四分之三的大小,相信是不願讓外人窺見內部景象。
鞋攤攤主梁先生說,兩年前他曾在牛車水看到該父親似乎是帶女兒去看醫生,他還抱著女兒上下德士。

該父親在菜攤里裝熱水器,相信兩人在攤位里洗澡。
菜攤內現熱水器床褥冰箱
菜攤裝熱水器,疑在裡面洗澡;另一邊則有張發黃床褥和冰箱。
李先生說,由於這父親的兩個攤位是後門對後門, 他曾看過對方賣菜攤位的後面裝有熱水器,相信他們就是沖了涼,再回去另一攤位睡覺。
雞蛋攤的李女士則透露,事發當天,環境局人員借「查看電錶」為藉口,要進入攤位檢查。
「電錶其實就在我攤位里,但對方就是找了一個話題,讓該父親允許他們進攤位查看,結果他們就發現了熱水器。」
她指說, 發現有熱水器後,環境局人員又借了梯子觀察情況,然後報警。
據觀察, 攤位內部面積約5.67平方米,父女倆的「住處」里放了多袋的橙色塑料袋和一台冰箱,地上鋪著發黃的床褥,床褥上還放著兩個毛絨玩具,牆上還掛著一張摺疊的床褥,空間非常狹窄。

攤位內有一張發黃床褥,還有幾個毛絨玩
攤販:少女疑排水溝大小便
攤販指少女相信在攤位的排水溝大小便,她看上去營養不良,63歲父親被指虐女遭警方調查。
另一攤主李先生(52歲)指出,其實大家都有聞到水溝發出難聞的糞便味,附近的攤販幾乎都習以為常了。
不願具名的女攤販則說,大家都知道他們在裡面吃喝拉撒,因沒見過他們去廁所。
她說,父女平日也穿得比較邋遢,幾乎也沒什麼換衣服。
「晚上巴剎沒人時,她父親才讓她出來,有時有人要買飯給她,他父親也不讓。」
少女瘦弱臉色蒼白
雞蛋攤的李女士透露,當女孩被帶出來檢查時,發現她面色蒼白,十分瘦弱,看上去營養不良。
警方受詢時證實4月4日上午11時50分接獲通報,一名63歲男子在兒童與青少年法令下的疏忽與虐待兒童或青少年,協助警方調查。調查仍在進行中。
此外,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發言人說,環境局在4月3日向當局的兒童保護服務處(Child Protective Service)通報該案件。
發言人說,CPS已經安排少女入院接受醫療評估,也正在為少女出院後,尋找其他替代安排,以確保她的安全和健康。
由於警方正調查案件,為保護孩子和家人的隱私,當局目前不會進一步提供更多信息。

記者走訪菜攤,發現攤位關門,沒有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