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棟說,比起網民們正在熱議的問題,大家其實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吸引這些永久居民成為新加坡公民。當然,如果一個人成為了新加坡公民,他/她自然就不應該參加其他國家的國慶檢閱禮。
「新加坡是個小國,歷史較短,若與原屬國家切斷關係將意味著失去自己的文化和根,新公民將感到若有所失。」他表示,即使新移民即便成為了新加坡公民,也不意味著他們必須與原屬國家切斷關係。

圖源:中國日報網
在吳作棟看來,新加坡要建立的是一個含有原屬國家成分的獨有新加坡文化。因此,他鼓勵新公民與原屬國家儘量保持聯繫,但要記得自己已是新加坡人。
而新加坡人除了歡迎新移民外,也必須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會,減少他們與本地人之間的磨擦:
「新加坡人必須意識到,本地人其實都是移民,無論是自己或先輩,都來自印度、馬來西亞、印尼、中國等國,要避免情緒化的討論。」

新加坡公民入籍宣誓儀式,圖片來自網絡
不僅僅是吳作棟,李顯龍總理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新移民的歸屬感問題,表示新加坡人應該對這些移民更加寬容。
在2010年國慶群眾大會上發表演講時,李顯龍就用了相當大篇幅向民眾解釋引進外來人口的必要,同時讚揚外來者作出的貢獻,並希望國民能接納他們。
當時,他以來自中港台的新移民舉例,表示這些人來到新加坡後,許多人成為中文教師,為文化界注入了生氣。另外,來自中國移民也從事不同領域的工作,為新加坡做出了卓越貢獻。

但是,另一方面,李顯龍也呼籲,新移民在保留自己獨特的傳統與文化的同時,也必須融入新加坡社會,以建立共同身份和歸屬感,確保人民能繼續保持凝聚力和團結精神。
「新加坡是個開放包容的社會,我們歡迎新移民,但我們也制定了一套嚴謹的審查和遴選制度,確保你們能融入我們的社會,能夠為我國做出貢獻……我也深信你們這選擇,是正確的。」
新加坡當然希望新移民能夠長久留在新加坡,但也尊重他們選擇的權利。或許這就是屬於新加坡的自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