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新加坡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歡迎。
就在今昨天,新加坡總理公署發布的《2023年人口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來到了592萬,比去年多了近30萬人,創下了新加坡歷年人口之最!

圖源:8視界
其中,新加坡公民人數達到361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永久居民人數則增加3.7%,達到54萬。
外國人更是比去年多了21萬人!創下過去五年的最大漲幅~

他們來到新加坡後,留在在這裡學習、工作和長居生活,甚至有些還申請成功了PR和公民。
但是,在一些人看來,新加坡並不是個適合自己久居的地方。
在社交媒體上,這些人的說法,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和討論......

圖源:Financial Times
「拿到新加坡身份後,我想回國生活」
這些理由讓我不再想留在這裡
前不久,一位小紅書網友發布的筆記,分享了自己入籍新加坡後得到心路歷程。

這個帖子瞬間網絡上引起了廣泛討論,至今已經有超過百人留言:
換新加護照也有了兩年了,經常有還沒換的朋友讓我聊聊我的感觸,於是想著整理下來也供大家參考一下。如果你看到這篇,應該也處在相同的階段吧?可以在評論留下你的顧慮/想法,給其他看到的人做參考哦!以下都為個人看法,不作為移民建議!
1)免簽的便利
我是一個一年要出國至少五六次的人,尤其追星讓我經常性的跑各種地方。拿到這本護照最爽的大概就是說走就走了。不用再查簽證攻略,不用再怕拒簽,不用擔驚受怕簽證無法在出發前批准。
2)公民福利
剛換國籍的時候其實對這些福利都一知半解,有時候還擔心自己會不會拿不到。但其實很多時候政府在宣布的時候就已經打到帳戶了!什麼GST Voucher,水電費回扣,CDC Voucher,撿錢的快樂誰不愛啊!除了這些之外,還有Skillsfuture、學費補助這些只有公民才能享受的東西。
3)住房保障
不是什麼富裕家庭,沒辦法做到「畢業三年首付60萬家裡給59萬」,只好靠自己&隊友一起買了二手HDB。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選擇的房子,只靠我們自己就有了小家的這種成就感。
4)沒辦法躺平
講了很多好處,但是不能忽略的就是新加坡的高消費。經常性的腦子裡都會有個第二人格在跟自己吵架,如果回國在家那邊做個小生意一個月賺個2-3w大概會過的很舒坦了吧。而在新加坡兩個人加起來賺個1w新也不敢生孩子,怕自己連奶粉都買不起。有試圖降低消費但順帶著生活水平也下降太多了。
所以現在的考慮是現在新加坡打拚+財富增值,可能以後會拿著新加坡身份回國養老,有沒有跟我一樣想法的人。
*以上內容來自小紅書網友@Avery是小劉
網友清楚列明了在她看來,成為新加坡公民的優劣。她的看法,也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同,有人說自己已經成為新加坡PR20年了,一直都沒有去申請成為公民。

但是,更多網友卻是留言表示,這名網友的想法似乎有些想當然,做小生意月入兩三萬不太現實。

也有人說,在成為了新加坡公民後,回國能待的時間根本沒有她想像中的那麼久,前提條件就不成立。

更多人更是在說,實際上,在國內的開銷可能不比在新加坡少很多。如果進行通盤考量的話,入籍新加坡後回國養老,不一定是個最優選。

總而言之,網友的看法在網絡上引起了兩極分化的討論,基於每個人不同的現實需求,到底是「回國好」還是「留在新加坡」,並沒有達成一個公論。
放下一切來到新加坡後
我真的後悔了......
不僅是入籍了的公民,一些在新加坡生活了十數年的PR和「坡漂」們,也有不少人生出了後悔的念頭。
有人不想待下新加坡,是因為覺得新加坡真的太卷,想要好好休息一陣子。畢竟,這名網友已經奮鬥了相當長的時間了,條件已經可以允許他停下來休息一會了。

來自小紅書網友@Allen分享
也有人覺得,在新加坡的生活太過無聊和安逸。在這裡想要成功和發家致富真的太難了,不適合有野心的人長期生活。
當然,這名網友也沒有否認,新加坡確實存在著一些優勢。

來自小紅書網友@MagicMuse分享
還有一些人,覺得在新加坡生活壓力太大。租房帶來的問題和「有毒的環境」對比起在新加坡獲得的,實在無法讓網友滿意。
因此,她甚至不惜裸辭,也要回國發展。

來自小紅書網友@田澍子Cordelia分享
新加坡似乎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還是源源不斷有人來這裡,為什麼?
新加坡為什麼吸引人?
這裡收入高、錢也好用
雖然有些人離開新加坡,但另一個事實是,在過去一年裡,新加坡吸引了更多外國人在此工作和定居。
選擇新加坡的理由有很多,但是良好的經濟和不斷增加的個人財富,一直是吸引人的點。
1)新加坡全球第四富、亞洲最富
新加坡一直以富裕聞名全球,但是,新加坡人到底有多富?
9月26日,保險與資產管理公司安聯(Allianz)發布了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統計至2022年),新加坡在最富有國家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僅次於美國、瑞士和丹麥!

圖源:Allianz
安聯的報告根據57個國家地區的家庭持有的金融資產凈值進行排名,包括了現金、銀行存款、來自保險、養老和證券(股票、債券和投資基金)方面的應收款額和其他應收款項,其總值扣除債務便是凈值。
根據安聯的報告,2022年,新加坡家庭金融資產總值增加了3.2%,達到了15萬多歐元。
雖然比起前一年的增幅(7.5%)看似不盡如人意,但是對比家庭全球金融資產總值2022年同比下跌2.7%,新加坡不降反升,足以見得其經濟的韌性和強大。

圖源:海峽時報
而新加坡家庭的負債總額,在2022年只略微增加了0.8%,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下降7個百分點只有56%,是21世紀以來的最低比率。
總值增加不少,但債務卻明顯沒有增加太多,這也讓新加坡成功對比前一年前進四名,成為亞洲最富有的國家。

圖源:Business Times
2)新幣兌外幣匯率飆漲,錢越來越好用
另一方面,新幣在最近一整年保持的強勁勢頭,讓新幣的價值依舊保持在高位,這也是很多人想繼續留在新加坡生活的原因之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雖然比起最巔峰時期的1:5.45+略有回落,但最近幾乎一直保持在1比5.30+。

新幣對令吉的匯率,從去年開始就履創新高,突破1比3的大關後,目前更是維持在1:3.44+的水平。

另外,日本央行在8月底宣布維持超低利率政策,並承諾繼續支持經濟,並不急於取消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消息,也讓日元持續走低。
新幣對日元的匯率應聲上漲,截止到發稿前,已經漲破1新幣兌109日元,創造了歷史新高。

即使對新加坡有一些不滿,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留在了新加坡。
但是,他們願意長久留在新加坡嗎?新加坡政府又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呢?
新加坡只是很多人的跳板?
新加坡總理說:我們要包容些
新移民來到新加坡後,如何構建對新加坡的認同,一直是政府和人民相當關心的議題。
2009年,一位在新加坡學習數年,並且獲得了新加坡永居權的女孩張某,參加中國國慶閱兵典禮的新聞,曾在新加坡網絡上引起一陣熱議。
有人在說一些新移民只是在利用新加坡做跳板,並質疑起了新移民對於新加坡的認同感。

張某曬出的軍裝留影,圖源:北京日報
之後,時任國務資政,曾是新加坡第二任總理的吳作棟,在當時回中國祖籍老家探親時談到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