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29 13:57
來源: 8頻道新聞新加坡
作者:許永森報導
分享
新加坡本地第三座海水淡化廠28日正式開幕,每日可淡化約3000萬加侖海水。到了2060年,經過淡化的海水將滿足我國30%的用水需求。

新建的大士海水淡化廠耗資2億1700萬元打造,今年4月投入運作。
淡化廠結合兩種處理海水技術,先利用化學物品和氣泡注射,讓雜質凝固和浮在水面。之後再進行超過濾和反滲透,去除微小的物質。
公用事業局供水(水廠)經理周志沖說:「綜合了兩個預處理系統,我們可以更好的應對不同的海水質量。例如漏油事件時的油漬和較高的青苔數量。這能確保過濾後的水能很乾淨地抵達反滲透膜,有助提高我們的營運效率。」
這個海水淡化廠佔地3.5公頃,每天能夠生產多達3000萬加侖的飲用水,足以應付20萬戶家庭一天的用水量。這也是我國首個由公用事業局全面負責和經營的海水淡化廠。
公用事業局供水(水廠)署署長郭英華表示:「公用事業局全權管理的海水淡化廠將給予當局靈活性有機會測試創新點子和解決方案盡可能減少水廠消耗的能源或化學物質用量。 」
這是本地首個裝有太陽能板的淡化廠。每年能製造140萬千瓦時的清潔能源,相等於300多個四房式組屋一年的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