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

2020年12月17日   •   2萬次閱讀

「居者有其屋」 一直是新加坡令人稱道的公共住房政策,通過數十年的努力,大多數國民在日漸完善的公共房體系下實現了擁有住房的夢想,生活在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然而,公共住房的成功,並不僅僅是向城市居民提供住房,還在於居住環境的維護與提升。公共住房的運營有賴於公共房地產的管理,並且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持續、動態地提升社區環境,讓國民的住所與時俱進。

新加坡「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標誌

為提升現有的公共住房環境,2007年新加坡國慶集會上,總理李顯龍揭幕了 「再創我們的家園」 計劃。在該計劃下,多個公共住房市鎮容貌升級,綠色空間和供予人們活動的社區空間增加,大幅度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本文將圍繞該項計劃,從公共住房的維護切入,以「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實施特色和典型案例為主要內容,展現新加坡公共房地產管理的睿智。

「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

新加坡早期組屋實景圖

新加坡公共住房制度始於1960年代,伴隨建屋發展局的成立而開始,由該局負責新市鎮的開發、建設、管理。其承擔建造的公共房屋稱為組屋,目前已有超過85%的新加坡人居住在組屋內。這些年來,新加坡的公共住房計劃不斷發展,即便是早期建造的組屋,也一直處於持續的維修中,近乎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這種長期、可持續的維護是在各項計劃下推行的,例如家居改善計劃、鄰居更新計劃、再創我們的家園等,從房屋內部,建築外立面再到鄰里中心,都在各項計劃的覆蓋下持續翻新。

「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意向圖

其中,以翻新為目標,提高居民生活歸屬感為目的的「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於2007年啟動,旨在通過全面的復興藍圖,更新和發展現有的組屋市鎮。這項計劃不只是外觀的修復,還需要打造關愛居民的社區場所;不僅要讓老鎮換新貌,還要興建更多社區商業項目,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它覆蓋的工程包括振興鄰里中心,改善社區公共空間的連通性以及增加綠化和大自然的可達性。通過嚴密的計劃與工程更新組屋,制定藍圖,以滿足社區不斷變化的需求,打造每個地區的獨特特徵。

「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遊樂場意向圖

榜鵝、義順及杜生是最早獲選推行這項計劃的三個組屋區。2011年,第二期計劃在東海岸、後港、裕廊湖地區開始推行。2015年,大巴窯、兀蘭和巴西立入計劃,到2020年,建屋發展局宣布武吉美拉,皇后鎮,蔡厝港和宏茂橋成為第四批入選市鎮,至此已有13個組屋市鎮列入該計劃當中。

「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實施特色

「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遵循新加坡城市規劃公眾參與,強調空間公共性、可達性的特色。從計劃制定之初再到發布,公眾諮詢的環節持續穿插其中,以確保使儘可能多的居民受益,是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設計原則到實際落地,設計無不強調空間的服務性與連接性。

特色一:公眾參與引入計劃

建屋發展局相信,居民是最了解他們市鎮的成員。自從2007年計劃啟動以來,居民便積極參與其中。第二期項目中,武吉巴督西購物中心便是在居民建議推動下完成更新的典型案例。

武吉巴督的居民正在打理社區草藥園

除了常見的綠廊增設、遊樂場翻新,為積極響應愛好園藝居民的反饋,建屋發展局額外在購物中心一帶設立了約150平方米的社區草藥園,提供他們種植各種草藥的場所。目前,草藥園種了超過30個品種的草藥,多名居民報名照顧園地,那裡也成了附近幼兒園孩童的室外課堂。打理藥草園的費用由武吉巴督第五區居民委員會資助,部分泥土和藥草種子則由南洋理工大學社區芳草園和區內居民捐贈。

居民正在觀看 「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展覽

在第三期計劃實施過程中,建屋發展局保持公眾參與特色,邀請了三個城鎮約400名居民和社區利益相關者進行了11次焦點小組討論。參與的市民年齡覆蓋範圍廣泛,17歲至81歲的居民熱情地加入了討論會議。在收集反饋和建議後,建屋發展局還組織展覽,完整展示「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以供公眾進一步反饋。2020年3月至4月,建屋發展局針對第四期計劃發起了在線調查,收集居民的願望以及振興市鎮的想法,多途徑組織居民和社區團體參與復興計劃的制定,也進一步公開化、透明化計劃的細節。

特色二:提升社區服務性,增強空間連通性

儘管計劃是針對每個市鎮的需求量身定製的,但他們有一條共同的原則:計劃需要加強每個市鎮的特色,增強社區空間的服務性與連通性。

大巴窯「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意向圖

以大巴窯為例,它是新加坡建國初期的第一批組屋,於1964年開始被設計和建設,體現了早期組屋建設對居住社區與商業關係的縝密考慮和系統規劃。「再創我們的家園」 計劃在大巴窯現存的圖書館、游泳池、體育場及飲食中心等豐富遺產的基礎上,重新審視了現有服務設施覆蓋的範圍及規模,評判設施在外觀上的辨識度、與居民生活網絡的交融性,以及不同設施之間的配合度,針對其薄弱點進行改造,在整個城鎮中廣泛增設新設施,為居民提供聚集、交流的場所。通過改造升級,將早期的組屋區改造為適應當代人生活需求的社區,連接購物中心、公交場站、地鐵樞紐站及商業街等,共同完成商務、商業、公共服務和居住的功能合一。

巴西立「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

另一個例子是巴西立市鎮,「再創我們的家園」 計劃為居民新建了一條新的中央綠道,除景觀綠化之外還包括了高架自行車道和人行道。綠道連接了巴西立城鎮中心、公園以及海灘,通達時間不到十分鐘。同時,公園和海灘區也增加了更多的休閒設施和有了空間。

案例:未來「北部之星」 兀蘭

兀蘭「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

2017年,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為兀蘭的翻新計劃展覽主持揭幕,並在致詞中指出,兀蘭目前已成為新加坡北部的區域中心,也是新加坡對外的北部通道,未來兀蘭會更具活力,成為新加坡的「北部之星」。

兀蘭「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探索樂園意向圖

在「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中,兀蘭中心至兀蘭海濱之間將興建一條1.9公里長的觀景廊道,方便居民來往於兩地。居民可沿著廊道散步、慢跑或騎腳踏車。而靠近馬西嶺地鐵站的市鎮公園將更新為探索樂園,園內設新的步行道、兒童遊樂場,以及介紹兀蘭歷史的文化歷史角落。

兀蘭「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意向圖

除公共空間及設施的更新,計劃還將在兀蘭發展兩個重要住宅項目,提供近10,000個新的住房單位。其中,兀蘭中央區將結合步行街和社區設施興建地標性住宅項目,同時;共和理工學院西北部則會發展以「叢林住宅」為主題的大型組屋區。未來五到十年內,兀蘭將在「再創我們的家園」計劃下,迎來嶄新的面貌。

結語

房地產管理在城市規劃當中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領域,因為它與實際設計、規劃和建設並無過多聯繫。然而,它是貼近於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環節,極大地影響了公共住房的宜居性和可持續性,是新加坡公共住房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每十個新加坡人中,就有超過八人居住在組屋區中。「居者有其屋」的政策貫徹至今,從簡單滿足國民的住房需求,逐步轉到通過「再創我們的家園」等計劃打造更加宜居、可持續的居住環境,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不斷地與時俱進,才是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的魅力所在。

備註:

部分圖像與文字轉載或參考自: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官網 ( URA )

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 ( CLC )

國家發展部(MND)

建屋發展局(HDB)

公共服務部(PSD)

聯合早報官方網站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32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