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創新指數(Bloomberg Innovation Index)最新發布:在製造業領域,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三!

在生物醫藥製造、電子和精密工程行業的帶動下,新加坡2020年全年製造業產值比2019年增加了7.3%,為2017年以來最高增長。新加坡製造業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是世界上為數不多製造業超過全國 GDP 20% 的國家。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在記者會上表示,新加坡致力於在2030年將國家打造成先進位造業全球業務、創新與人才中心。
新加坡製造業在過去10年增長50%,接下來10年也以同樣增幅為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新加坡將實施的具體措施包括:吸引全球最頂尖製造商來新加坡設立公司;協助本地製造業公司,以提高其競爭力;加強本地人才培養,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先進位造業領域。

製造業在傳統印象中似乎是低端的、人口密集的行業,事實上,在信息化、智能化快速發展的今天,製造業早已顛覆傳達印象:由低端轉向中高端,由規模化轉向定製化,由單純生產轉向產品服務,由粗放生產轉向可持續化。
人口不到600萬的新加坡,卻在全球製造業領域排名領先。新加坡,有這麼牛?
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高科技產品出口國,擁有世界一流的製造業生態體系和高科技人才,吸引全球各大製造業企業在此落戶。
新加坡擁抱工業4.0,致力於將自身個工業基礎提升至價值鏈上,不斷加強作為全球領先工業樞紐的地位。過去多年裡,新加坡已在多個製造業的專業領域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
精密工程產業
新加坡生產了全球約60%的微陣列。
新加坡生產了全球約35%的熱循環儀和質譜儀。
微陣列是一種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製,90年代成熟和推廣並得到廣泛應用的生物學檢測技術。熱循環儀廣泛應用於分子生物學、醫學、食品工業、司法科學、生物技術、環境科學、微生物學、臨床診斷、遺傳學、基因晶片等等。
電子產業
新加坡約占11%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
新加坡約占20%全球半導體設備產量。
新加坡在世界電子工業中的地位,相當之高,其GDP有3成之多是來自電子工業。很多歐美電子業老牌大廠,在亞洲開展研發和生產,首選新加坡。不少半導體公司,例如意法,英飛凌,安華高,大型代理商安富利等等的亞太總部都在新加坡。
生物醫藥業
全球前10大收益最高的藥物,其中4種在新加坡生產。
新加坡作為亞洲最大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之一,同時是全球生物醫藥製造和研發重地。許多國際頂尖的跨國企業,包括AbbVie、愛爾康、Amgen、諾華、輝瑞、羅氏、賽諾菲、夏爾和默克等均把亞太地區總部、大型製造工廠或研發中心設在了新加坡。
化工產業
新加坡是全球10大化工中心之一,也是世界領先的精鍊廠出口中心。
新加坡為世界領先的能源和化工中心之一,在煉油,以及烯烴產品和化學品的製造、營銷和創新方面,能力十分強大。目前,已有超過100家全球化學品公司在此布局其核心業務。
宇航產業
新加坡是全球宇航價值鏈的關鍵保養、維修、翻修以及製造節點。
新加坡是亞洲的宇航業中心,宇航業總產值超過80億元,當中八成屬於維護、修理和翻修(MRO)。

Singapore is the ideal location for this Hub because of its distinctively advanced
industrial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the government’s
Smart Nation thrust to enable a digital economy.
新加坡是理想的樞紐地,因為其獨特而先進的工業、城市基礎設施發展,以及其政府的智慧國家計劃致力於實現數字經濟。
——西門子總裁兼執行長Joe Kae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