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知識產權署首次被評為全球最具創新的知識產權署。

作為全球智慧財產權領域權威媒體的《世界商標評論》(World Trademark Review)今年評估了全球50家頂尖的知識產權署,評估範圍包括它們的增值項目、網絡能力與公共宣傳活動,並首次加入了人工智慧作為評估標準之一,同時也向100多名國際智慧財產權專家諮詢。
在最新年度的知識產權署創新排名中,新加坡知識產權署(IPOS)首次名列榜首、歐盟知識產權署下滑至第二名,韓國、西班牙和英國則並列第三名。
《世界商標評論》指出,IPOS近年來在多個方面取得進步,包括建立起完善的網絡平台、持續推動並協助本地企業將商標和品牌商業化:
1:《世界商標評論》在報告中提到IPOS的多項創新計劃,其中包括採用人工智慧來搜索商標圖像的手機應用「IPOS Go」,大大提高了用戶註冊商標的效率。
2:IPOS提供了功能完善的網站平台,其設立的國際事務機構(IPOS International)也獲讚賞。該機構主要協助本地商家將智慧財產權和品牌商業化,從而帶動企業走向國際。
3:IPOS舉辦的智慧財產權周(IP Week@SG)在2019年吸引了來自45個國家的4000多人參與,其中有超過四成參與者是商業代表。
多年來,在IPOS的努力下,新加坡已經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強國!
另一項數據,來自世界經濟論壇(The 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競爭報告顯示,新加坡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位居亞洲之首,世界第二。新加坡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連續多年保持領先地位,同時新加坡也發展成亞洲的智慧財產權中心。
新加坡政府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取決於IPOS多年來積極營造鼓勵創新、方便智力成果產業化的科研、政策和商業環境,除了上述三點還可以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
在新加坡,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範圍很廣,專利、商標、註冊設計、版權、集成電路、屬地品牌、植物品種及商業秘密等都受到保護,並有單項法規予以詳細規定。
新加坡政府也很注重強化新加坡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的優勢。隨著智慧財產權服務需求的不斷上升,新加坡推出了一站式智慧財產權註冊平台,讓企業和創意工作者能在同一個網絡平台辦理註冊。
為了協助企業解決問題、幫助公眾了解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新加坡知識產權署也推出了一系列計劃。自2016年起至2019年,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將投入100萬新元,栽培並認證500名工程、科學及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以滿足該領域對人力的需求。
IPOS不僅注重智慧財產權領域的建設,更著力培養新加坡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的人才,為此還成立了新加坡智慧財產權學院。
這裡就必須提到鄧鴻森。鄧鴻森自2015年擔任IPOS局長,他在2017年曾獲選出任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版權和相關權益常務委員會的主席,也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白礁(Pedra Branca)主權爭議的法律團隊成員。目前鄧鴻森已成功當選為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候任總幹事,是首個獲提名領導聯合國旗下組織的新加坡人。
在鄧鴻森任職IPOS前,經歷了十多年的國際律師職業生涯,專業領域是自由貿易協議,曾代表新加坡與美國和歐盟談判自由貿易協定以及各種東協貿易和投資協議。這種工作錯綜複雜卻又極具挑戰性,並且令人興奮、拓展了他的思維。

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局長鄧鴻森
圖片來源:Facebook/Lee Hsien Loong
在擔任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局長期間,還擔任了新加坡智慧財產權學院(IPA)的董事會主席,著力培養新加坡在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的人才。
IPA是IPOS下屬的教育和培訓機構,該學院的目標是成為智慧財產權教育的領先中心,並且通過優質教育,構建一個由訓練有素的智慧財產權專業人士和用戶組成充滿生機的智慧財產權網絡。IPA通過高管人士和研究生證書課程、碩士學位課程及網絡學習課程為新加坡和國際學生及專業人士提供系統化的智慧財產權培訓。提供各種智慧財產權課程和項目,將相關智慧財產權知識輸送給律師、研究人員、工程師、企業和政府官員。
在區域合作方面,IPA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暨南大學、中新廣州知識城(SSGKC)、斯特拉斯堡大學(國際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以及杜拜經濟發展部達成了諒解備忘錄,為他們提供定製化的智慧財產權培訓課程和項目,2017年還與中國人民大學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進一步加強了IPA、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和人民大學之間的聯繫。
IPA尤其注重國際間合作,自成立之時便攜手國內外組織培訓智慧財產權專業人士,通過培訓項目構建一個由智慧財產權專業人士組成的智慧財產權網絡,建立有益的關係網,深化國際間的合作。
現在的企業之所以能進行跨國的專利、商標、設計等智慧財產權布局,IPOS絕對居於關鍵角色。諸如專利領域的專利合作條約、商標領域的體系以及設計領域的協定,都是靠IPOS在維持運作。
此外,IPOS也要負責協調統合新加坡與他國的知識財產政策,例如建立專利局之間的審查資料交換機制,在發生智慧財產權爭議時,也可以尋求調解或仲裁。所以,商業活動持續全球化的現在,IPOS的角色只會愈來愈重要。
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局長鄧鴻森說:「新加坡知識產權署首次被評為全球最具創新的知識產權署,將繼續鞏固新加坡作為一個樞紐的地位,協助全球企業使用其智慧財產權和非物質資產,發展至區域市場及其他地區。」
鄧鴻森指出,在這個非常時期,IPOS作為一個創新機構將發揮更關鍵的作用,通過相互啟發和共同努力,以更好地推動跨越國界的創新能力。
新加坡長期以來在創新上的努力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科技為王的今天,新加坡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方面從來沒有鬆懈過。

根據美國最新報告指出,新加坡已超越矽谷,於科技創新人才方面排名為全球之首。新加坡的創新初期資助平均為27.6萬美元,較全球平均25.2萬美元高出近兩萬美元,而新加坡也成為全球移民創業者比例第六高的國家。

新加坡政府將1%GDP用於研發開支,而私營公司則撥出1.3%GDP到研發之上。新加坡發展局的網頁顯示,目前共有2.6萬家國際公司立足新加坡,《財富500》排行榜之中,有三分之一公司在該國設立亞洲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