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加坡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已經過去了2個多月的時間,昨天(4月20日)新冠肺炎確診病患,首次過千。
新增1426例!

圖源:CNN
然而,在新冠疫情的「陰影之下」,新加坡又迎來了新的「陰雲」。
骨痛熱症在本地社區爆發!
和去年同期相比,病例翻倍,已接近5800例!
新加坡環境局NEA採取緊急措施......

災難當頭,2020年,我們太難了。
激增!骨痛熱症病例翻倍!
新的「戰役」打響了,這一次劍指熱帶病!
截止到4月中旬,今年共有5794例骨痛熱症病例。重點是,以往年的經驗來看,登革熱馬上會迎來高峰期——5月到9月!
預計2020年的確診病例,將超過2019年的16000例。

圖源:NEA
下圖紅色的曲線,是今年新加坡骨痛熱症增加的情況,現在全島已有105個活躍感染群。

圖源:NEA
感染群遍布全島
現在,新加坡處於「半封城」狀態,很多人禁足在家。在社區,大家都要保持安全距離,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的傳播。

*新冠肺炎感染群,圖為大概位置,僅供參考請以實際為準。
防病毒,也要防蚊!
新加坡環境局緊急呼籲:也要在社區採取措施,防止骨痛熱症的爆發!新冠+登革熱,這兩個感染群一重合,可謂是「遍布全島」了。

*骨痛熱症感染群,圖源:新加坡環境局
NEA表示,「即使在當前(Covid-19)形勢之中,也應密切注意良好的居家管理,以及適當的維護措施,以防止蚊子滋生、並破壞登革熱的傳播鏈。」
骨痛熱症的「黑區」:Chapel Close 62例,裕廊西91街 189例,除此之外,Pavilion Circle, Westwood Avenue, Ang Mo Kio3街和Hougang1街都是比較嚴重的區域。

圖源:海峽時報 ST
今年,已有5人死於登革熱
登革熱,又稱骨痛熱症。是一種蟲源性熱帶傳染病,由登革熱病毒引起,主要通過伊蚊傳播病毒。
在新加坡,每年感染登革熱的人在2萬左右,重症還會致死。尤其是身體較為虛弱的老人和孩童。

主要症狀:發燒和紅疹,一般來說會突發高熱(體溫可達40℃),頭痛(一般位於眼後),噁心嘔吐、肌肉關節痛。
出現典型的麻疹樣皮疹,及一些淤血點。

今年,在新加坡已有5人死於登革熱。年齡介於60-80歲,多數是老人家。
如何預防骨痛熱症?
如果在新加坡待久了,大家都應該熟悉「防蚊N部曲」。

疫情期間,新加坡環境局有新的指導。
NEA觀察到,與過去三年相比,家庭中發現的伊蚊幼蟲繁殖數量增加了50%。
在斷路器期間,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家中工作,大家居家活動增加,更要注意伊蚊的繁殖!
要知道,房屋中的積水,就算只有硬幣的大小,都是潛在的蚊子滋生棲息地。
簡直是無孔不入!

注意這些地方:水桶,菜盤,花盆,花瓶和觀賞容器,曬衣杆是否有蓋子(防止下雨積水)等。
下面這些防蚊攻略,拿好不謝~
1,定期清除積水(花盆,水盆等),或者放殺蟲藥。
2,蓋好馬桶蓋。
3,遮蓋或者密封排水孔。
4,裝水的容器,要倒置擺放,保持乾燥。
5,關好窗戶,防止蚊子進入。
6,出門注意防蚊,噴防蚊液等。
7,在房屋的陰暗角落噴灑氣霧殺蟲劑,例如床下,櫥櫃後方和衛生間。
8,工地在現在關閉期間,也要進行定期檢查和處理積水。
9,確保排水管沒有堵塞物和積水。

圖源:海峽時報 ST
新冠疫情期間,大家也要記得每天量兩次體溫,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個人衛生,少出門等。
需要注意的「知識點」,真是太太太多了!
最後,祝福大家都健健康康,遠離疾病。這,應該是2020年最好的祝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