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蔡厝港新設康療公園:「康」寧福壽,「療」語花香
繼園藝園林、碧山—宏茂橋和中峇魯公園之後,蔡厝港公園內開設了本地第四個康療公園,方便西部居民保持身心健康。
新加坡政府也計劃明年在三巴旺公園和直落布蘭雅山公園,開設新的康療公園,以更好地照顧更多樂齡人士的身體健康,
這也是人口老齡化部長級委員會推出的「幸福老齡化行動計劃」的項目之一。

目前新加坡社會老齡化問題加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園藝療法作為治療與康復相結合的自然療養方式,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追求自然、實現身心健康的原則,
康療公園的相繼開設,將會帶來極大的社會效益。
康療公園裡的植物和空間都經過精心的科學設計,有利於改善年長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有助於延緩及預防失智症哦!
不僅老年人,各年齡層的公眾都可以在這些具有療愈效果的花園裡,放鬆身心、恢復精力。

以坐落碧山—宏茂橋公園B停車場附近的康療花園為例,色彩艷麗的花朵如大紅花能起到提神的作用;
冷色調的植物則助人冷靜;而香氣襲人的花朵如茉莉花,則能通過散發熟悉的味道,勾起年長者美好的回憶。
因為老人經常低頭走路,花園中的道路還畫上了各種葉子和圖形,幫助刺激開發他們的腦部神經。
失智症患者可以在這裡能觀察到不同形狀、顏色的花草,終年都能看到不同顏色的花。
除了視覺感官的享受,公眾還可以參與公園的康療型園藝活動。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組織與公園局2016年底完成的一項針對69名年長者的研究表明,
這些年長者如果定期到園藝園林康療花園參加園藝活動,可以通過園藝康療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
減少他們患精神疾病及炎症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的風險。

兼任蔡厝港集選區議員的衛生部長顏金勇表示:「這個公園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個機會、一個平台,
讓我們當中的老年人能夠更有機會,在這個自然環境底下能夠耕種,能夠種植,能夠讓我們的老年人的生活能夠更加的充實。」
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舉措,讓人口老化也轉變成一股積極的力量,
讓年長人士保持健康和活躍,積極地、更長久地融入到新加坡社會中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