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NYT

來源:NYP

來源:WAMU
有人和平示威,有人武裝示威。有人到店搶劫,打傷人,放火。

不管你無不無辜,不管你有沒有牽扯。
怒火已經燃起,必須要有人來承擔。

而這一切,說白了,說到底,最根本的問題就在種族差異上。

而這也是最容易被拿來利用的地方。
人跟人之間要產生爭端其實很容易,很多時候單純一個「異己」就會生出那種仇視的情緒。
更別提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族群。

現在的美國如我們所見,充斥著暴亂與種族對立,爭端。
但特朗普政府貌似除了派出警察以外就沒有什麼動作了,如今這個場景,未必跟他毫無關聯。
如果真上心管的話,種族分歧未必不可控。
看看新加坡就知道了~ 新加坡對種族歧視 「零容忍」!
要說新加坡在種族歧視這件事的態度如何,那絕對就是「零容忍」。
咱們來看下邊幾個事件,就知道當出現種族歧視的問題時,新加坡和某國最大的區別在哪了~
01 一個新加坡印度裔的女生去淡濱尼一個西餐攤位吃飯,覺得配菜炸麵包很好吃。
想要單點3個炸麵包,但是又覺得訂單太小,不好意思自己去點,於是她托朋友幫她去下單。

當她從朋友手裡拿到收據時候,感到非常震驚,收據上竟然赤裸裸地用馬來文寫著「3個麵包而已,愚蠢的印度賤民」。
這句話不但嘲笑了顧客只點3個麵包,而且還使用了parekk(賤民)這個字眼,已經嚴重涉及種族歧視!

「我當下覺得很受傷和難過,更令人難受的是,其他店員看到收據時,竟然放聲大笑。"
當事人在Facebook上這樣寫,這個貼文在網上迅速傳播。已經被轉發了1400次以上。
眼看事情發酵得越來越凶,西餐攤位Fatty Bom Bom就在Facebook道歉了。

「對於之前的歧視和粗魯字眼,我們再一次誠心的道歉,我們也知道做錯了。」
店家證實了這件事,並承認自家一名職員犯了錯,這名職員已經遭到解僱。
02 還有之前的新加坡校園霸凌事件。
彌陀學校一個五年級學生是馬來裔女學生Falisya,她的姐姐在推特上訴說了關於自家妹妹受到欺負的整件事情。



來源:Falisya姐姐推特
甚至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心酸經歷。
「我心碎了。昨天是我妹妹的生日,可是她的一個同學卻把這個(寫著「笨」和「丑」的紙條)丟到我妹妹的臉上,說是當做「生日禮物」。這不是她第一次受到欺負,甚至曾經她回家時,衣服上都被馬克筆亂畫。」

Falisya姐姐十分難受也十分憤怒,她不明白為什麼Falisya要受到這樣的對待?
她說:「我真的很難受,我不能對一個11歲的孩子扇耳光,但至少讓我找到他們的父母,讓他們為自己孩子對我妹妹所做出的事情懺悔。」
Falisya所遭受到的那些侮辱性話語和深藏在背後的委屈不是一次兩次。

來源:Falisya姐姐推特
比如隨便被叫「黑色垃圾桶」等等,長久下來以來Falisya變得害怕社交、不想社交。甚至就連吃飯都要躲到廁所里去。
之後這件事引起了廣泛關注。
當時還是教育部長的王乙康特別在面簿上貼文進行回應:「當我知道彌陀學校發生的事,我感到很失望和憂心。」

「這種欺凌行為無論在哪裡都不能被容忍,特別是在學校。 尤其當這種行為已經牽動到一些,我們視作社會立足點的基本價值觀。
這和他們頑皮或者只是小五生沒有關係,事實是受到傷害的人覺得這是種族歧視,這就更加讓人不能接受了。」

來源:海峽時報
事後學校也表示一定會採取「合理措施」解決問題。
03 之前還有一個外籍客工搭地鐵事件,甚至是驚動了新加坡的總理夫人。
網友Regina Yqh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令她感到無奈的經歷。

上周,她搭乘SMRT出行,起初一個印度裔男子坐在她對面的兩排座椅子上。
男子看起來是一名建築工人,後來一位老婦上了車,正巧客工旁邊還有一個空位。
但老婦和他對視了一眼後似乎不願意坐在他身邊。

(Regina facebook截圖)
Regina描述:「仿佛他要先起身,她才願意坐下似的。」
這種情形之下,男子只好站了起來,把兩個座位都空出來,老婦才願意坐下。
「那位安娣看了他一眼,好像他做錯了什麼一樣。」

(Regina facebook截圖)
這令男子多少感到有些尷尬,Regina沒有坐視不理,而是讓男子坐她的位子,自己去對面與老婦同坐。
Regina在社交平台上發出質問:為什麼他不配擁有一個座位? 「我們都付了車資,不是嗎?」
之後總理夫人何晶也轉發了這個帖子。雖然沒有評論,但也說明對此事件的關注是一種無聲的表態。

可以說,種族問題在新加坡也有。
但是!每次當有類似情況出現,最後一定的迅速有效地得到處理。
新加坡和其他國家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新加坡的立國之本是建立在種族和諧之上的。

都說「有容乃大」,這話也不是掰的。
一個因為種族問題而分化的國家,最後又能強大多久,強大到哪裡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