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校環境生命科學工程中心研究主任Stephan Schuster教授與李光前醫學院的副教授Sanjay Chotirmall合作調查空氣微生物與呼吸系統疾病的關係,並且評估空氣品質對COVID-19患者臨床結果的影響。
我們周圍有生命,甚至在我們呼吸的空氣中也能找到。
NTU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新加坡空氣中至少檢測到725種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如真菌、細菌或植物,這裡的人們每天吸入其中的10萬到100萬種。研究人員也正在調查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是否會受到他們吸入的微小生物的影響。

空氣微生物
來源:百度百科
NTU環境生命科學工程中心研究主任Stephan Schuster教授正與NTU李光前醫學院的副教授Sanjay Chotirmall合作,評估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家中的空氣微生物群,並跟蹤他們的疾病進程。Chotirmall教授表示:「這項工作是與新加坡各地的醫院合作,通過由李光前醫學院領導的學術呼吸健康倡議來完成的。」
Schuster教授表示:「空氣中的這種微生物非常小,大約在0.5到10微米之間,它們很可能到達肺組織的深處,然而,免疫系統可以阻止我們受到這些微生物的感染」。他補充說:「雖然這些微生物太小,無法被鼻毛所捕獲,但纖毛——氣管內壁細胞上細小的肌肉狀毛髮狀突起—可以通過黏液層清除小顆粒。」
這種機制導致一個人咳嗽,從而把粘液推出呼吸道,但這種機制對空氣中微生物的作用目前還不清楚,當個體患有肺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時,也可能出現問題。Chotirmall教授表示:「在這些患者中,這些防禦系統受到損害,他們可能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吸入污染物。」
科學家們仍在初步了解空氣微生物對肺的真正作用,但是在理論上,Chotirmall教授表示:「如果這些微生物是活的,並且在足夠高的濃度下被吸入,再加上病人無法從呼吸道清除它們,可能會使呼吸道疾病惡化。」

新冠病毒
來源:NTU官網
針對同樣是呼吸道疾病的COVID-19,我校的研究人員也在分析現有的國際流行病學和臨床數據,並將此與他們先前在一些國家和不同空氣品質環境下評估空氣微生物群的研究相結合,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如何精確地影響COVID-19的進程和結果。
早期的研究表明,對於46個國家的46個城市來說,空氣污染是導致結果的一個關鍵因素。Schuster教授表示:「研究人員已經提出了一個模型,可以解釋空氣污染如何以及為什麼會導致更嚴重的的Covid-19結果。」

北京被污染的二月天
來源:法新社
他們還研究了特定地區空氣污染特徵的空氣微生物的變化如何影響疾病的結果。然而,科學家們說,雖然他們已經觀察到有強烈的信號表明空氣品質與患者的COVID-19結果相關聯,但研究仍在進行中,在未來4到6周內公布全部結果之前討論這些發現還為時過早。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網站上表示,空氣污染是一種嚴重的健康風險,每年造成約700萬人死亡,占中風、肺癌和心臟病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全球衛生署指出,雖然控制冠狀病毒大流行蔓延的努力減少了經濟活動,並導致世界某些地區空氣品質暫時改善,但一旦措施結束,污染性經濟活動的迅速擴大可能會逆轉環境效益。
全球衛生署還補充道:「COVID-19帶來的任何短期環境效益都是以不可接受的人力和經濟成本為代價的,不能對空氣品質和氣候改善提供可持續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