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何時才能解封?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每日新增社區病例達到個位數,新加坡才能放鬆阻斷措施!

新加坡自4月7日起實施阻斷措施,原定至5月4日結束,但由於疫情擴散,決定將措施延長至6月1日。領導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的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在4月27日晚的記者會上表示,必須等到新加坡日新增社區確診病例達到個位數且處於穩定狀態,新加坡政府才會漸漸放鬆阻斷措施。
隨著近幾日新加坡每日新增社區確診病例有減少的趨勢,黃循財表示已經開始看到阻斷措施的效果。不過加強版的阻斷措施實行時間較短,因此還需要一兩周的時間才能看到效果。
目前,新加坡政府已經通過增加檢測的頻率、利用更快的檢測方式,以及通過更有效率的方式追蹤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為放鬆阻斷措施提前做好準備:
擴大檢測能力將為必要行業工作者定期檢測
目前,新加坡正在擴大檢測新冠病毒的能力,已從之前每日檢測2900次,增加至目前的每日8000次,並打算為必要行業工作者定期檢測。

根據黃循財在部門記者會上的表述,新加坡衛生部門正在開始定期檢測必要行業工作者,尤其是醫護人員、療養院工作人員以及會跟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的前線工作人員。這麼做能確保提供必要服務的勞動隊伍的健康,同時保護民眾和年長人士。
不過這必須在一個安全的方式進行,以免有新感染群的出現。此外政府也在探討使用新科技,來擴大檢測能力。
對於勞工群體的檢測仍處於高位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透露,新加坡針對勞工進行的冠病檢測數量仍處於高位,已有2萬1000名勞工接受檢測,住在宿舍的每15名客工就有一人已接受檢測。

新加坡每日可檢測約3000名勞工,從疫情爆發至今已有2萬1000名勞工接受檢測,每15名勞工就有一人接受檢測。這個檢測率比美國、韓國、英國和中國香港都要高。
顏金勇指出,檢測的目的在於通過診斷為病人提供妥善的治療;追蹤病人的接觸者,以控制病毒的傳播;以及監控高風險和一些特定群體。
積極檢測讓衛生部門能夠斷定勞工宿舍的病毒傳播程度,當局會從傳染率高的宿舍開始,再繼續為其他宿舍的勞工做檢測。
全面籌備康復勞工能居住的短中長期住宿
此外,新加坡政府已全面籌備讓康復勞工居住的地方,當中包括將興建的新場所。
黃循財在答覆記者有關康復勞工住宿的詢問時透露,新加坡政府已準備了一系列計劃安排勞工的短期、中期和長期住宿,當中包括一些新的地點和建設新的場地。他們也開始籌備長期住屋安排,希望若現在開始,一兩年後就能完成。

隨著確診病例不斷增加,全島社區隔離設施的容量已經幾乎飽和。而隨著更多勞工可能陸續確診,預計接下來幾個星期,新加坡還會出現大量的確診病例,如何隔離確診病人也是重要的工作。
為應付迅速攀升的病患人數,新加坡博覽中心的兩個展廳在短短三天內,就改裝成臨時隔離設施,讓950名冠病患者入住。而目前共有四個展廳已完成改裝,預計另外六個不久後也將完成改裝。
此外,樟宜展覽中心的社區隔離設施提供了2800個床位;而丹戎巴葛貨櫃碼頭是另一個籌劃中的新社區隔離設施,目前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到時將能容納1萬5000人。
多管齊下防控疫情
改造校舍:位於新加坡中部的安德遜實龍崗初級學院校舍後方的空置學生宿舍,幾天前開始讓客工入住。這座於2012年建成的校舍原本屬於安德遜初級學院,但由於國際學生人數下跌,校舍已於去年關閉,該土地已交回給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宿舍共有三棟樓,每棟約有11層樓,宿舍的大門與初級學院校舍的大門分隔在校舍兩端。
新加坡政府本月中也動用了未啟用的北岸小學校舍暫時安置健康的客工。
改造巴士:新加坡接下來將利用經特別設計改造的巴士載送新冠肺炎患者。這些由當地公共運輸業者SMRT攜手科技公司HOPE Technik改造的巴士,預計本周開始載送病患。初步階段會有20輛巴士投入運作,接下來第二批則有30輛。

圖片來源: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Facebook
與一般巴士不同的是,改造後的巴士一分為二,前面的車廂除了司機,還能多坐兩人。根據情況,這兩人可以是醫護人員、行政人員或護送人員等。後方車廂則用來載病患。兩個車廂間有道門,必要時醫護人員可進入後方車廂照顧病患。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兩個車廂有各自的冷氣系統。
機器人加入抗疫隊伍:而在剛剛啟用的樟宜展覽中心的隔離設施內,還首次使用自動送餐機為病患送餐,以減少病患和送餐員之間的接觸。隔離中心備有五台送餐機,每台送餐機可為190多人送餐,並在一小時左右完成每餐的送餐服務。隨著設施接收的病患人數增加,送餐機的數量會陸續增至12台。

圖片來源:Mothership.SG
除了自動送餐機,樟宜展覽中心的隔離設施里還使用多項遠程技術,儘可能讓工作人員通過視訊為病患服務。當中包括備有螢幕和輪子的機器人Beam Pro。
加強病毒測試效率、運用多種解決方案只是抗疫的其中一部分,並不能完全依賴測試阻止病毒傳播。更重要的還是所有人必須履行個人社會責任,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等防疫措施,可能需要堅持到年底甚至明年。
領導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的黃循財說,就算阻斷措施結束,民眾還是需要減少社交活動,遵守安全距離措施,以減少新的感染群出現。黃循財在27日晚記者會上說道:
只需要一個人,就能造成新感染群的出現。因此,阻斷措施結束,我們還是要遵守個人責任,如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和洗手。

黃循財也強調,加強新冠病毒檢驗的頻率,只是抗疫策略的一部分,新加坡人依然要有社會責任,而這很可能持續到年底或明年為止。
黃循財提醒民眾,如果生病,就算是輕微的症狀也不應該到職場上班。就算進行病毒檢驗結果也不會是100%準確,有可能還在潛伏期,所以檢驗結果是陰性。
「病毒檢驗再關鍵,也不能代替個人責任和安全距離的重要性。那些在必要服務工作的人士必須做好防範措施,特別是減少社交活動,像是跟同事在休息時間社交,或是在工作場所以外見面。」
——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組長黃循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