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以發達的公共運輸聞名,而新加坡政府也是積極鼓勵新加坡民眾公共出行。
為此,新加坡政府對私人汽車一向是抱以限制的態度。其中,也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新能源汽車。
不過,最近新加坡政府轉變了自己的態度,對新能源汽車採取了鼓勵發展的態度。
新加坡政府計劃將於2030年推出28,000個公共充電器,而目前新加坡全島僅有1,600個。
據了解,公用事業供應商新加坡電網(SPGroup)在全島擁有200多個充電器,它的目標是在明年之前達到1000個。
與此同時,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宣布進軍新加坡,並開始計劃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汽車充電網絡。
特斯拉
特斯拉(Tesla Inc),是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及太陽能板公司,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
特斯拉創始人將公司命名為「特斯拉汽車」,以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在投入市場十年後,特斯拉無論在品牌上還是汽車集團中,都是世界最暢銷充電式汽車公司。
特斯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動駕駛汽車生產商,並利用這些道路經驗來改進產品,開發基於神經元網絡的自駕人工智慧。
此外,特斯拉進一步把電動車業務,拓展到住宅及商業太陽能蓄電系統領域,打造為清潔能源企業,向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清潔能源產品。

根據特斯拉網站上發布的最新職位空缺,特斯拉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正在尋求一位負責新加坡充電基礎設施的經理人。
對於最新職位,特斯拉表示,成功的候選人將負責整個新加坡特斯拉充電網絡的戰略規劃,執行和管理。
該人員將領導團隊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充電解決方案,包括但不限於家庭充電,公共充電,第三方充電和增壓。
新加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新加坡作為世界上私人汽車最貴的國家之一,其新能源汽車發展緩慢。此前,新加坡政府對新能源汽車一直是限制的態度,把重點放在發展公共運輸上。
為此,馬斯克曾批評新加坡在接納和部署電動汽車方面行動遲緩,並表示新加坡政府不支持發展電動汽車。
新加坡環境和水資源部長馬善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新加坡已將更多依靠地鐵和公交出行放在優先位置。他說:
「馬斯克想要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對生活方式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解決氣候問題的合適方案。」
此外馬善高指出,要在85%人口都住在組屋區的本地設立足夠的充電站是有難度的。
新加坡媒體曾就電動汽車消費者行為做過一項市場調查,結果發現有52%的新加坡人不願意下重本購買電動車,因為他們認為在本地並沒有充足的據點讓他們為車子充電。

對此,新加坡政府想要發展新加坡的新能源汽車,首要問題便是解決充電站的問題。
新加坡新能源汽車的現狀
新加坡政府對待新能源汽車的態度並非一直是強硬的態度。共享電動汽車BlueSG已在新加坡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共享電動車BlueSG
BlueSG是一家提供電動汽車共享服務的公司,隸屬於Bolloré。
2016年6月,Bolloré與新加坡陸路運輸管理局(LTA)和新加坡經濟發展委員會簽署了一項協議,以制定電動汽車共享計劃。
2017年9月27日,BlueSG與LTA宣布啟動新加坡首個大型電動汽車共享計劃,該服務的電動汽車由Bolloré提供。
2018年1月,在運營的前三周內,超過3000名會員註冊了該服務,並完成了5000筆租金。
截至2019年12月,BlueSG在新加坡各地設有253個充電站,擁有530輛車。
BlueSG的收費標準
BlueSG為新加坡客戶提供了兩個收費標準,即特級年度會員」和「每周會員」配套。
特級年度會員配套需支付每個月15元的會員費,車租為每分鐘3角3分。
會員配套則無需付經常性會員費,每分鐘則收費5角。

氫燃料電池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之前受到新加坡政府的待遇要比特斯拉好得多。
新加坡環境和水資源部長馬善高曾指出氫燃料電池汽車會是比電動汽車更長遠的解決方案。
因為在開採製造電池所需礦物原料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和廢料處理方面,氫燃料電池汽車顯然更具優勢。
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特斯拉電動汽車最大的差別是後者以純電池驅動,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則是把氫氣作為材料,和燃料電池混合使用,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電力以驅動車子。
除了造價便宜、開採原料過程較不污染環境,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充電時間也幾乎和一般燃油汽車添油的時間一樣快。
氫燃料電池汽車憑藉著成本和售價相對廉宜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市場上對特斯拉電動汽車造成的威脅。
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新加坡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新加坡清潔能源公司Horizon Fuel已推出第三代氫動力車i-H2GO。
i-H2GO的加油過程非常簡單。只要將水灌到加油站中,爾後光伏電池會將其電解為氧氣和氫氣分別存儲。最後,用戶只要將氫氣推壓到車體內即完成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