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570萬人口中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為客工,即大約142萬人,他們大多都是拿著低工資,從事以勞力為主的工作。

圖片來源網絡
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在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答覆說,本地仍有不少建築項目需要這些客工,因此很難減少這方面的人數。
黃循財指出,本地目前有32萬名客工在建築業工作,占客工勞動力隊伍最大部分。新加坡在過去幾年努力減少客工人數,同時吸引更多國人到建築業工作,包括頒發建築業獎學金。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減少對他們的依賴?專家表示,勞工比例要取得平衡。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授Daniel Wong Hwee Boon就告訴《亞洲新聞台》,新加坡仍然需要一定比例的客工,不過,取得平衡是關鍵。

圖片來源網絡
他指出,政府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控制客工的數量,所以他認為,這已經是一個公平的數字。他說,「若沒有客工,我們可能會無意中淘汰從事建築業的本地人,他們可能不會再接項目,也不會重返設施管理行業,這會導致新加坡將有可能失去必要行業的人才。」
經濟學家Selena Ling也表示,隨著新加坡的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問題,新加坡確實需要客工。「客工不論是在技能、經驗和成本差異上,都與新加坡人互補。」

圖片來源網絡
研究微觀經濟學的官委議員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則指出,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客工對改善當地更高技能職位的收入和就業狀況,都有正面的影響。
由於客工都是從事許多國人不想做的工作,因此這對建築業,製造業或食品業的業者來說,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引進外籍勞工。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PQ建築公司的Peh Ke Pin表示,客工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便宜。建築工人每個月的工資為800元,如果算上住宿、飲食、加班費和外勞稅等,每個工人的成本至少要高出一倍。
他表示,就算自己願意出2000到3000元去聘請本地人,也沒有人願意申請。

圖片來源網絡
35歲Samuel Goh曾接受過安全官員培訓,他表示當自己意識到起薪不到2000元不足以養家餬口時,決定轉去從事銷售行業。「如果當時工資是一樣的,我會選擇加入建築業。」
31歲的Grab司機Ian Chen則表示,如果建築業和德士司機的工資差不多,自己還是會選擇當司機。「這樣不那麼髒,也不會受傷。施工比開車還累人。」
工程製造商Rexadvance Technologies創辦人Jessie Chen也說,「沒人想弄髒自己的手」。她表示,所聘請的機器操作者幾乎都是外籍勞工,即使工資是在2500到3000元之間,都不足以吸引本地人。

圖片來源網絡
網友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說實話,非常贊同專家的說法,新加坡是不能完全沒有外勞的,事實就是多數本地人接受不要低一點的薪水,加班又不要,星期六星期日也不願意上班,MC假期又拿得特別多,又必須進公積金,問問那些做老闆的,誰受得了?如今請外勞也不容易了,勞工稅昂高,政府又有一系列的限制,這對老闆們也是很頭痛的事情了。

通過教育,重新設計工作和其專業性,有吸引本地人的新酬,不是不可能的。只是如何進行,教育部可以思考這個問題。

這不是本地人沒人要做、而是應該以另一個方式容易讓新加坡人看到/知道/申請職位、有些人不是很了解網絡、也不知哪/誰要申請員工。個個家庭背景不一樣,新加坡那麼多人沒有所謂的沒人要做。

其實很多國家也會面對這樣的情況。請外勞來做。像建築業。。日曬的危險的現在多少本地人願意做呢?大白天掃馬路的倒垃圾的類似這樣的工作多少願意做。一些廠工薪水不高有多少願意做?

不能因為疫情發生了客工宿舍染病的問題,而抹殺了客工對新加坡的重要性! 有些行業絕對是本地人不願意做的,比如清潔,建築,園藝等。出生在50-70年代的還願意做,80-90年代的已經少之又少,更何況是現在生在溫室里的小花小草? 往後希望宿舍管理和人力部能加強住宿環境條件,客工們經一事長一智,為了自己離鄉背景的生活與新加坡並肩前行創造美好的將來!

外勞來到這裡也是要本地人帶著訓練起來的,在發展時期確實需要到更多的勞工,可是無限制的大量依賴和引進外勞肯定是剝屑了本地勞工應有的利益,同樣的道理如果無限制的引進工程師,設計師 ,建築師,會計師,律師甚至是外國人來當總裁那本地畢業生是不是直接受打壓和影響,因為勞工是直接影響到建築業運輸業和所有勞力的行業讓這些行業的本地勞工沒的選擇,所以拜託你們如果不是這些行業的人,不要老是說新加坡人不想做不要做之類的話 ,比如醫生太多連醫生也會不值錢,這就是現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