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上海,作為亞洲兩個重要的經濟中心,彼此之間的經濟聯繫在過去幾年中不斷加強,這一點在去年兩地貿易總額的顯著增長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新滬全面合作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於7月9日在上海隆重召開,會議指出,去年兩地貿易總額同比增長7.8%,該數據不僅揭示了兩個城市之間深厚的經濟合作基礎,更是對未來合作機會的積極預兆,這次會議的目的也是在進一步深化新加坡與上海之間的合作關係,探索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圖源:FACEBOOK
會議上,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在致辭中詳細闡述了新滬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自2019年新滬全面合作理事會成立以來,兩地之間的商業和投資流動顯著增加,合作領域更加深入,人員往來也變得更加頻繁。
新滬經濟聯繫日益密切,互投資金逐年攀升
具體數據方面,新加坡對上海的累計投資已超過250億美元,投資項目超過6300個,這一數字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上海企業也在新加坡積極布局,已累計開展500多個項目,較去年增長了三成。這種雙向的經濟互動不僅推動了雙方的經濟發展,更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

圖源:ST
唐振輝在會議上提出,新滬兩地的合作不應局限於傳統領域,而應該進一步拓展到數碼經濟和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數據顯示,新加坡的數碼經濟自2017年以來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近13%,而上海的數碼經濟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驚人的3萬億元人民幣,占地區生產總值的六成以上。
唐振輝在去年接任理事會新方聯合主席,他強調,儘管全球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新加坡與上海的經濟聯繫依然保持著穩健的發展態勢。

圖源:FACEBOOK
在數碼貿易方面,雙方領導人達成共識,決定通過安全交換電子提單(eBL)等試點項目來簡化貿易流程,促進貿易流動。新加坡跨境貿易數字服務公司勁升邏輯與上海億通國際、上海市數字證書認證中心的合作,便是這一共識的具體實踐。
雙方合作領域不斷擴大,人員流通加速
新加坡和上海還計劃在跨境數據流動機制方面深化合作,推動共同的基線標準,以促進可信的商業數據流,這對於提升數據安全水平和企業國際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方代表在會議上指出,自理事會成立以來,滬新在金融、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城市治理、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不斷提升,共推動落實了37個合作備忘錄。去年滬新進出口總額達到107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近兩成,雙向投資活動也更加活躍。

圖源:FACEBOOK
在人員往來方面,新加坡居民在上海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越來越普遍,今年入境上海的新加坡居民數量增長了約六倍,這一變化充分展示了新滬之間人文交流的緊密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新滬全面合作理事會會議是冠病疫情後首次在上海舉行,其特殊意義不言而喻。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劉燕玲也出席了會議,並對重點成果進行了詳細的工作報告。
會議上,唐振輝與中方代表見證了15項合作協議的簽署,這些協議覆蓋了數碼經濟、城市規劃、金融服務等多個領域,預計將為新滬合作帶來更多實質性的成果。隨著這些合作協議的逐步落實,新滬之間的合作無疑將迎來一個新的高潮,為兩地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