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統的成功不能僅僅通過排名來衡量,這是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在6月25日的一次講話中強調的觀點。他認為,教育的真正成就應該在於激發個人對終身學習的熱愛,以及社會是否能夠利用多元化的優勢來構建韌性。陳振聲在回答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東研究所前所長、資深外交官比拉哈里·考西坎的提問時發表了上述觀點。

圖源:ST
考西坎先生提出的問題涉及新加坡在全球創造性思維測試中的表現,據悉,新加坡15歲學生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的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中名列64個教育系統之首。
教育的意義在於推動社會進步和完善個性
陳振聲認為,當我們評價一個教育系統時,不能僅僅依賴排名,而更應該關注個體對學習的持續追求以及社會如何利用多元化的優勢來建立韌性。他強調,儘管新加坡的教育體系在許多排名中都取得了很高的成績,但他對此並不完全滿意。

圖源:ST
他進一步解釋說,所有的指標都應該持保留態度,因為它們並不能完全反映一個教育體系的全部價值。他舉例說,新加坡的教育體系雖然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職業培訓的偏見等。
在談到創造力時,陳振聲表示,創造力並不僅僅是在靈光一現時產生的想法,而是在對問題進行有紀律的探索和追求的過程中,試圖找到新的和創新的解決方案。他強調,這需要對周圍環境的深刻理解,包括文化、制度、恐懼和願望,以及創造新價值主張的能力。
陳部長還談到了改變公眾對職業培訓的看法的重要性。他指出,技術教育學院正在努力將校園升級為設施齊全、環境舒適的學習空間,以培養學生的自尊心。他強調,沒有一種單一的方法可以克服這種對職業培訓的偏見,但我們可以通過塑造環境和文化,使接受職業培訓的人受到尊重。
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依然有待加強
在談到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時,陳振聲表示,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並不完美,儘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績。他指出,新加坡的教育體系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表現出色,但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
他還談到了保持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的重要性,教師是教育體系中的關鍵因素,他們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新加坡將繼續致力於吸引和留住優秀的教師,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培訓和職業發展機會。

圖源:ST
在談到新加坡的社會流動性和不平等問題時,陳振聲表示,新加坡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減少不平等,並提高社會的流動性,教育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它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在回答有關新加坡教育體系對該國在東南亞地區地位的影響的問題時,陳振聲表示,新加坡並不打算四處走動,教別人如何發展他們的教育體系,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需求和背景,新加坡只是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經驗和想法,而不是強加給其他國家。
總體來說,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的講話強調了教育的真正價值,並提出了新加坡教育體系在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一些挑戰,新加坡未來也將繼續致力於改善自己的教育體系,並與其他國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