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工簽打分制度的更新,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2025年03月10日   •   1539次閱讀

不少朋友看到此次工簽打分制度更新後慌了神,跑來問小元,這次制度變化對他們會產生哪些影響。 在小元看來,此次EP打分系統的更新,並非政府收緊政策,反而是讓一切內容變得更加規範、透明,不再讓大家覺得獲批與否像玄學一樣捉摸不透。接

下來,就給大家梳理梳理,這次的版本更新究竟有哪些要點,對咱們有何影響。

一、薪資要求更高

其實,COMPASS的打分系統非常好理解,一共有C1到C6 六個部分可以得分,其中C1、C2、C5 是個人部分;而C3、C4、C6則是公司部分,簡單來說就是C1到C4是基礎分數,而C5到C6則是加分項: ↓↓↓

大部分候選人在C1和C2部分得分20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大部分公司都能滿足C3和C4的20分要求,若還是拿不準的話建議可以隨時諮詢自己的僱主和中介。

在薪資方面,最明顯的就是最低月薪門檻提高了,在COMPASS實施前,2022年9月至2024年,非金融行業EP申請的月薪門檻是5000新幣,金融行業是5500新幣。從2025年1月起,非金融行業的最低月薪要求提高至5600新幣,金融行業則上調至6200新幣。

且這次EP的申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工資需要達標EP的薪資要求,不同的年齡需要達到不同額度的工資水平才可以進入下一步: ↓↓↓

另一方面,薪資維度的打分也變得更為細緻,在COMPASS打分體系里,C1薪資項會把申請人的月薪與新加坡本地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和技術人員(PMET)的工資進行對比來打分。

以往,並沒有如此詳細地按照比例,將申請人薪資與本地同行業人員薪資進行劃分並對應打分。如今,申請人若想在薪資項目上拿到滿分20分,月薪就得超過新加坡本地PMET人士工資的90%;月薪處於本地PMET工資的65%至90%之間,可得10分;而低於65%,就只能得0分。

這樣一來,對申請人薪資水平的衡量變得更精確、更嚴格,只有薪資達到較高水平,才能夠在整體打分中占據優勢。

二、整體更加透明和高效

以前的EP申請可能存在一些模糊地帶或未書面化的標準。而COMPASS將評估標準清晰地分為薪金、學歷、員工多樣性、本地員工占比等多個維度,每個維度都有明確的打分規則,具體來看下錶: ↓↓↓

申請人和僱主可以清楚地知道需要達到什麼條件才能獲得相應的分數,了解申請的重點和方向。比如C3員工多樣性維度,國籍占比多少對應多少分一目了然。

整個評估過程也更加高效便捷了,主要體現在COMPASS採用積分系統,把各項申請條件予以量化。申請人只需通過在線評估系統,快速輸入個人基礎信息,就能即刻評估自身是否滿足積分要求。

以往的申請方式,可能需要提交大量材料,依賴人工進行繁瑣審核與判斷,主觀性太強不說,流程複雜且耗時久。

與之相比,當下COMPASS的打分模式極大提升了可操作性,能迅速得出評估結果,無論是申請人準備申請材料,還是審核部門開展工作,都節省了大量時間與精力。

如果上升到政策導向這個層面,那COMPASS則會讓企業和申請人都清晰地了解到新加坡政府吸引人才的政策導向。一方面,政府看重個人的薪資水平、學歷等自身素質;另一方面,也著重強調企業要實現員工多樣性,並積極支持本地就業,如此一來,對於我們外來勞務人員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兒。

基於這樣的政策導向,企業在開展招聘工作、申請人進行EP申請時,都能夠更好地契合政府的政策方向。如此一來,整個就業准證申請體系在運行過程中,效率得以提升,透明度也進一步增強。

其實,如果你有機會拿到EP准證的話,一定要牢牢抓住機會。它可是新加坡工作準證中級別較高的一種,有效期為2年,到期後可續簽。持有EP簽證者在新加坡不僅可以合法工作,還能享受一系列優厚福利。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是,有了EP就相當於半個新加坡永居了!在滿足一定居住年限、納稅等條件後,EP持有者可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可以為配偶及未滿21歲未婚子女申請家屬准證,方便家人在新加坡團聚,共享家庭生活。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