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議席懸空創歷來最多 國會和選區運作是否受影響?

(圖:TODAY、CNA、法新社、Facebook/Leon Perera、Facebook/Cheng Li Hui)
我國政壇進來風波不斷,五名議員接連因為各種原因辭去議員職務,懸空議席數量寫下歷來最多。議席懸空究竟意味著什麼?為何沒有出現補選?議員辭職後會對選區造成什麼影響?來聽專家怎麼說。
第14屆國會至今,已先後有五名議員請辭。工人黨盛港集選區前議員辣玉莎2021年11月因在國會三次撒謊而請辭去職務,引起了軒然大波。
前國務資政兼國家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本月7日則因參選總統選舉,正式卸下所有政治職務,包括辭去裕廊集選區議員職務,並退出人民行動黨。
不到兩個星期,前議長兼馬林百列集選區前議員陳川仁,因為和淡濱尼集選區前議員鍾麗慧曝出婚外情,雙雙辭去職務和退黨。
幾乎同一時間,工人黨阿裕尼集選區前議員貝理安與黨同志佘雪玲「摸手視頻」被曝光。兩人婚外情被揭發後,貝理安也辭去職務並退黨。
隨著五個議席懸空,加上交通部長易華仁目前涉案被貪污調查局調查,以及武吉班讓單選區議員連榮華因確診鼻咽癌而無法履行職務,國會與集選區是否會受影響?

國會大廈。(圖:CNA/Jeremy Long)
國會運作不受影響 政府擬定新法仍能獲通過
對此,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國會運作基本上不會因議席懸空而受影響。
「大多數法案只需要簡單多數即可通過,而一般法案通過只需出席國會的四分之一議員投票即可。憲法修正案則需要三分之二的現任議員,即60名議員投票,但憲法修正案很少見。」
根據新加坡選舉法令,只有當集選區的所有國會議員都空出席位,才能頒布選舉令狀。
莊嘉穎引述民主黨助理財政黃淑儀博士在2017年入稟法院,要求強制為馬西嶺—油池集選區在哈莉瑪請辭參選總統後舉行補選的個案,指就算集選區少數族群議員辭去職務,也無需進行補選。
國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許林珠博士受訪時則指出,法律上沒有要求當國會出現懸空議席情況時必須填補空缺,除非這類情況是在國會初期發生。
「首先主要的問題是,總理必須評估是否有必要迅速填補缺口,但如果情況發生在集選區,尤其沒有必要這麼做。此外,目前國會任期已過半,現階段沒有迫切的需要。」
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同樣指出,第14屆國會很快將結束第三年任期,隨著任期僅剩不到兩年時間,要求進行補選就是一個艱難問題。
至於全國大選會否提早舉行,莊嘉穎透露,只有在總理決定解散國會、在不信任動議中落敗,或者無法組建內閣的情況下,才需舉行全國大選。
「目前,最後兩個的條件都不具備,因此取決於總理會否決定解散國會,但當前幾乎沒有跡象表明他正打算這樣做。」

國會議事廳。(圖:Jeremy Long)
懸空議席意味著人民無法獲足夠代表權
莊嘉穎認為,懸空議席意味著人民無法在國會中獲得足夠的代表權。
「懸空議席意味著人民投票選出了民意代表,但卻無法得到相應代表權,他們的聲音在立法過程中的代表性不足。」
從長遠來看,他也表示,只要有足夠資源,其他集選區議員和政黨人員可以代替請辭或正在休假的議員職務。「技術上來說,這可以持續到國會任期結束。」
許林珠則認為,雖然代表人民在國會發聲的權益可能會因此減少,但為居民服務的相關工作,以及其他需求可能都不會受影響。
「當少了少數族群議員時,情況會顯得更加嚴重,因為他們不僅解決政策和政治問題,還會為那些可能與少數族群問題相關的問題發表意見。」
她也透露,實際問題雖然可以由其餘議員來解決,但他們必須要有效率。
對此,莊嘉穎同樣認為,由其餘議員替代離職議員職務的情況是合法的,並且實質上是可持續的。如果負責的議員和政黨出色地履行職責,居民的需求就不會被忽視。
不過,陳慶文則持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其他集選區議員代替辭職議員職務的情況,長期下來並不是長遠之計。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12到18個月,我認為是不可持續的,總有些東西需要放棄。平均而言,一名國會議員需要照顧的是大約3萬名選民,這只能作為權宜之計。」
他透露,儘管其他議員們竭盡所能,他們仍會面對種種挑戰,包括居民的擔憂沒有得到充分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