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被逼」獨立的國家

2022年08月08日   •   8208次閱讀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晚年曾經回憶說,自己一生,只哭過兩回,一次是母親過世時;另一次,就是新加坡「被逼」獨立的時候。

老實說,這個「逼迫」兩字用得沒錯。如果你查一下的相關文書,就會發現,馬來西亞官方用的確實是「驅逐」(expel)一詞。

1965年8月,新加坡宣布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正式成為一個主權國家的時候,首任總理李光耀在記者招待會上,越說越難受,曾經幾度哽咽,不停的拿手帕擦拭眼淚。這段視頻網上可以搜到,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不過,這就令人非常迷惑了,獨立建國,並成為一個主權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怎麼看都算是一件特別令人興奮的事兒,為什麼李光耀如此悲傷,以至於在鏡頭面前失控哽咽呢?

顯然,對於當年的新加坡來說,「獨立建國」似乎並不是他們的一個特別理想的選擇。

位於馬六甲海峽咽喉位置的新加坡,地盤雖小但位置關鍵,周邊環境複雜,還有對岸虎視眈眈的印尼,令其非常缺乏安全感。

更有淡水和農產品供應方面,巴掌大點又沒資源的新加坡,幾乎全靠馬來西亞輸送。

所以,那時候的新加坡,無論是日常生活資料還是國家安全方面,全靠自己,似乎非常難以為繼,一旦脫離了馬來西亞這個「大集體」的支援和保護,別說什麼發展,連「生存」下來,貌似都很難保障。

也正因如此,兩年多來,新加坡作為馬來亞/馬來西亞的一個「自治州」,雖然跟馬來人相處的並不和諧,但也始終沒主動提出過要「獨立建國」。

直到1965年,馬來人把持的國會,修改了憲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的「絕對一致」的結果,將新加坡公開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

那麼,這就更讓人奇怪了,馬來西亞難不成是瘋了嗎,怎麼會主動放棄這種世界頂級「黃金水道」地段?

說到底,最主要的,還是馬來人自己的私心驅使——「大馬來主義」,深度影響了馬來西亞的國家政策。

馬來西亞,也是個多民族國家,其中,人數排名前三位的是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

雖然馬來人占到了三分之二的比例,屬於具有明顯人口優勢的主體民族。

但在財富方面,他們卻是「弱勢群體」,從殖民時代起,就在給華人和印度人打工,吃了不少苦。

而且,那時候的馬來人對華人,總帶著一股子深重的「怨氣」。

從17世紀中期,荷蘭人開始殖民馬來半島。

這時候,又正趕上中國明清更迭之際,農民戰爭再加上滿清鐵騎,大量東南沿海的中國為了逃離戰亂,選擇了鋌而走險,背井離鄉地下南洋。

漸漸地,荷蘭人發現,跟馬來人相比,這些陸續來此定居的華人,頭腦更靈活,不怕吃苦,異常勤奮,為人誠實。

於是,歐洲殖民者都喜歡僱傭華人當基層管理人員,用以組織、監督管理那些馬來人進行重體力勞動,給他們發放報酬,或者執行各種獎懲措施等等。

到了18世紀,馬來西亞群島又被轉手給了英國人,依舊延續著上述「管理模式」。而且,此時被英國人帶來幹活的印度人,也普遍混得不錯,成了當地僅次於華人的富裕群體。

再往後,就是近代的19世紀末,以潮汕和閩南人為主的第二次「下南洋」浪潮。雖然這批華人移民起點都不高,但憑著智慧和個人奮鬥,他們中的大多數從「苦力」和底層小商販做起,最終還是成了讓馬來人眼紅的富裕階層。

這時候,還出現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族群——華人和馬來人混血的娘惹和峇峇。

新加坡空姐的制服,就是娘惹服

娘惹和峇峇們雖然帶著馬來血統,但在文化、三觀和宗教信仰方面,卻非常中華,跟當地的馬來人也很有隔閡。

這些混血後代們,不但延續中華傳統,而且,他們大多數也都是——有錢人!

試想,這種情形下,在那個年代的馬來人眼中,一種華人屬於西洋人的「狗腿子」,仗著洋大爺的勢力,對自己進行「欺壓」;而另一種華人呢,來了沒多久,就混得比自己這種「坐地戶」要好得多;還有一批人,明明身上流著一部分馬來人的血,但文化和信仰上卻還延續華人那一套,跟華人一樣吃香喝辣。

結果,時間長了,一股子「仇富」心理油然而生。

另外,宗教方面的隔閡,也是個麻煩事兒,馬來族多信奉伊斯蘭教,規矩多,有一定的排斥性。

馬來西亞對有作風問題的女子按照伊斯蘭教法,要執行「鞭刑」

雖然1940年代,華人為了爭取馬來西亞獨立,曾經做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但兩族的隔閡,並沒有因此化解,反而隨著馬來西亞獲得獨立不斷的激化。

1957年,馬來亞聯邦(這時候還沒有「馬來西亞)從英國殖民者手中宣告獨立。

兩年後,新加坡也和平取得了完全自治權。同年,經過大選,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

1961年,馬來亞聯邦政府提出了一個特別振奮人心的口號——「建成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

按照這個設想,未來的「馬來西亞」,將建成一個包括新加坡、馬來亞、汶萊、砂拉越和北婆羅洲等多民族、多宗教的「團結且強大」的聯邦性質的國家。

這是當年的規劃

這樣的口號和規劃,令新加坡政府心動不已,趕緊搞了一個全民公投,並以71%的贊成票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

當年的投票現場——看服飾,華人中夾著兩個印度人

1963年2月,新加坡正式成為了馬來西亞的一個地方自治州。

沒成想,所謂的「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到了實際操作上,竟然成了『「馬來人的馬來西亞」——凡事馬來人有絕對優先權,其次是印度人等其他族裔,最有錢的華人,竟然成了政治和權力方面的「末等公民」。

特別是軍政界,都由馬來人掌舵,作為第二大族裔的華人,被公開邊緣化。

比如,以華人為絕對主體民族的新加坡,作為一個馬來西亞的一個經濟強勢的自治州,在馬來西亞聯邦政府中,竟然連個聯盟黨席位都沒能爭取到。

1960年代的新加坡街頭

更霸道的是,馬來西亞政府還出台了各種政策,專門限制這個富裕的「華人自治州」。

比如,聯邦政府把新加坡上繳中央的稅收比重,由40%提升到了60%,並明確立法規定,馬來西亞聯邦的各種投資、貸款優惠政策,均不適用於新加坡。

遭遇如此打壓的新加坡自治政府,開始努力聯合馬來本土華人,團結起來向聯邦政府施壓,請求公平待遇。

畢竟,要論貢獻,華人在經濟建設、國家發展方面的作用顯然更大,憑什麼就因為馬來人祖上在這裡呆的時間長,就非要享受特權?

這時候,面對新加坡發起的華人平權運動,以馬來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為首的馬來族人政客們很是著急——算起來,新加坡人口就有180萬人,絕大部分都屬於華人,再加上馬來半島和其他周邊島嶼的的華人,人口總數,就有可能和馬來族人口差不太多了。

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1903年2月8日 - 1990年12月6日),他被稱為馬來西亞國父

這麼一來,如果開放平等的民權和政治權力的話,馬來人根本沒有能力在政壇上壓倒經濟實力強大的華人。

那麼,為了保障馬來人的絕對主導權,必須得把華人占比最高的新加坡「開除掉」。這樣的話,沒了那個挑頭「搞事情」的新加坡,其餘各州的相對分散的華人,也就不成氣候了,馬來人才能保證絕對人口優勢,進而維繫自己的各項特權。

很快,東姑阿都拉曼政府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導火索。

1964年9月,一名馬來族車夫死於意外,在別有用心的惡意煽風點火和教唆下,馬來人都將幕後兇手指向了華人。

緊接著,馬來西亞全境掀起了一股反華人熱潮,各地還發生了多起打砸搶燒形式的報復活動,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

趁熱,馬來人把持的聯邦國會,趕緊宣布修改憲法。這就有了開頭說的那一幕——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的「絕對一致」的結果,宣布將新加坡公開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

當年的新聞報道

歷史證明,新加坡不但生存下了,而且過得很好,半個多世紀以來,馬來人依舊在給華人打工。

也不知道,如今的馬來西亞人回憶起這段過往,看著新加坡人發達的小日子,會不會後悔。

更有意思是,在新加坡被「驅逐」後不久,另外一個原屬馬來西亞聯邦,當年看上去又小又窮的地方,也因為馬來人過於糾結民族問題、權力的得失,最終被毫不留情的甩掉了。

它現在的名字叫做——汶萊,一個公認的「漂在石油上的土豪國家」。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513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