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新加坡做了一項小調查「新加坡人眼中最強大的四個國家是哪些?」很榮幸,中國第二。
當然,聰明的新加坡人不光敬佩中國的成長,他們也在積極準備與中國合作。不過有些人開始心虛,認為自己的華語成障礙,開始認真學習中文了。

作為已開發國家,新加坡人是驕傲的!驕傲的資本是他們足夠國際化。
雖然新加坡擁有75%的華人,還孕育出了有名的娘惹文化,可是,他們一直把中國當是個遙遠的國家。
現代新加坡社會還在受英國殖民時代文化和馬來西亞影響。站在亞洲經濟的十字路口,新加坡擁有4種官方語言,英語、華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英語學習和使用的綜合排名第一,新加坡人學過華語,但實在不精。
這些年的新加坡,華人年齡越大,華語越好,反之年齡越小,華語越差。
很多年輕的新加坡華人看待華語和中國人看待英語一樣,處在被動應試的狀態,會說但說不好。

在華人區居住的孩子要好一些,因為在家中要和老人使用華語對話,不在華人區居住的孩子,華語交流就很蹩腳,更喜歡用「singlish」交流。
5月4日,新加坡一中文電台就鬧了笑話,一位澳籍華人嘉賓被邀請用中文講解網絡貨幣,結果簡單的句意硬是講成了「繞口令」,不得不向聽眾道歉。
現在,一些新加坡人的華語都不如隔壁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人相見會說華語,見到新加坡人會說英語,新奇!
這些年,中國對新加坡的影響逐漸深入到每一個層面,新加坡人正強烈地感受到中國力量。
目前,中國的影視劇正在占領新加坡的熱播榜,趙麗穎、楊冪、迪麗熱巴成為新加坡人的偶像;
中國的網絡公司正影響著新加坡人的衣食住行,來自中國的行業專家正指導著他們的工作;
去年,中國的投資新加坡252億,這些錢推動著2021年新加坡經濟的發展;
新加坡在放寬中國勞工限制,中國企業也在新加坡創造了很多高收入崗位……

中文經常一字多意,一句多意,這種特性非常考驗著新加坡人的華語能力,學習中文也成為一部分新加坡人急需解決的問題了。
目前,新加坡的中文老師薪資待遇都比較高,而且更受社會尊重,且工作審批周期更短,正發展成為中國赴新加坡的熱門工作之一。
現在,中文字謎,成語典故、中華歷史在新加坡愈發地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