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女童溺水,救生員黃金一分鐘救回一命!
昨天(7月6日)傍晚5時許,一名5歲女童不慎跌入武吉巴督22街的公共游泳池中,溺水失去知覺命懸一線!
幸好當場兩名救生員訓練有素,發現女童落水立即將她拉出水面,並給她戴上氧氣罩。
原本已失去知覺的女童這才張開眼睛,大聲呼叫!
根據網民上載的一分鐘視頻顯示,兩名救生員與她的父親努力搶救女童,
父親替女兒人工呼吸、拍背和做心肺復甦,然後女救生員讓她戴上氧氣罩,女童不久後就睜開眼睛,恢復了意識。
女童清醒後被送往國大醫院進行身體檢查。

不過事發後,女童的母親卻遭到了網友的一致批評。
視頻顯示,女救生員急促另一名救生員拿氧氣面罩來救人的時候,
聽到女童母親的聲音頻頻責問救生員:「你們在做什麼!」網友留言怒懟:你在做什麼!
原來,女童是與父母及妹妹一同前往泳池,可能由於父母忙著照顧妹妹無暇看管她,才險些釀成慘劇!
武吉巴督的游泳池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意外。
2012年,一名57歲清潔工曾在該地點溺水,救生員救援無效送院5天後死亡。
而早在1998年時,也曾有一名63歲男子溺斃與池底。
新加坡一年四季處在夏天,游泳是很好的解暑方法,尤其近日高溫。
但是,大家游泳時一定要注意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今天小圈就給大家普及一下,發生意外時,如何高效地自救和施救。

施救
不會游泳者切忌直接下水救人!!
因為溺水者往往張皇失措,會死命抓住一切能夠抓到的東西,包括施救者。
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將溺水者拉到岸上,就不要下水去施救。
當然,萬不得已時,在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可下水施救。
沒有受過救生訓練的施救者下水之前應有思想準備,此時溺水者的本能反應,可能使施救力不從心,最終救人不成反而賠上性命。
即便落水者是家屬,也要保持冷靜,不要直接下水施救。
遇到溺水者,到底如何施救?綜合專家建議,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當溺水者在水面漂浮時,施救者應迅速向水中拋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
讓其抓住這些器具不致下沉,或遞給溺水者木棍、繩索等拉其脫險。

第二步:直接下水救護時,如果溺水者尚未昏迷,施救者要特別防止被其抓、抱。
不要從正面接近溺水者,而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後或潛入水下,扭轉其髖部使其背對自己;
從後面或側面托住溺水者的腋窩或下巴使其呼吸,並用反蛙泳或側泳將其拖帶上岸。

第三步:將溺水者抬出水面後,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
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溺水者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然後抱起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或者抱起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使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頭部下垂,並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第四步:對呼吸停止者應呼救後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
急救者位於一側,托起其下頜,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氣後,往呼吸停止者嘴裡緩緩吹氣,
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鬆其鼻孔,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助呼氣。
反覆並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吹16—20次),直至恢復呼吸為止。

第五步:對心跳停止者應一併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讓其仰臥,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一側,右手掌平放在其雙乳頭連線中點,
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
將胸骨壓下5厘米左右,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
採用30:2的按壓通氣比反覆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大於100次)。

自救
保持冷靜的頭腦至關重要!
「遭遇溺水會自救,能為自己爭取更多寶貴的獲救時間,這時保持冷靜的頭腦至關重要。
當人落水之後或發生淹溺時,會對自己沉入水中產生極大恐懼,本能地通過各種掙扎,
如雙手上舉或胡亂划水等,試圖使自己上浮,殊不知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
急診科專家認為,自己溺水後,保持冷靜的頭腦至關重要。
第一步: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放鬆全身,去除身上的重物,同時要睜開眼睛,觀察周圍情況。
如果身體沉入水中,就讓它沉,因水有浮力,且浮力與水深有關,
水越深浮力越大,故沉到一定程度,多數情況下,沒有負重的人體就會停止下沉並自然向上浮起。
第二步:一旦身體停止下沉並上浮時,落水者應立即採取如下動作:
雙臂掌心向下,從身體兩邊像鳥飛一樣順勢向下划水。
注意划水節奏,向下劃要快,抬上臂要慢;同時雙腳像爬樓梯那樣用力交替向下蹬水,或膝蓋回彎,用腳背反覆交替向下踢水,這樣就會加速自身上浮。
當身體上浮時應冷靜地採取頭向後仰、面向上方的姿勢,爭取先將口鼻露出水面,一經露面,立即進行呼吸,同時大聲呼救。
第三步:呼氣要淺,吸氣宜深,儘可能保持使自己的身體浮於水面,以等待他人救護。
還可實施踩水技術,以避免自己下沉。
第四步:不會游泳及踩水的人不要試圖不讓自己再次下沉,更不能將手上舉或拚命掙扎,
這樣不但消耗體力,而且更容易使人下沉。如果再次下沉就照原樣再做一次,如此反覆。
第五步:一定要全身放鬆,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樣才能保存更多的體力,堅持更長的時間。
第六步:如果在水深2—3米的游泳池或在底部堅硬的水域或河床發生淹溺,
由於底部堅硬,落水者可在觸底時用腳蹬地加速上浮,浮出水面立即呼救,
同樣不要害怕再次下沉。如此反覆,堅持到救援人員到來。
第七步:用踩水的方法防止下沉。
如何預防溺水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遊泳,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四肢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下水前先活動身體,適應水溫再下水游泳。
3.游泳時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4.下水後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後游泳。游泳過程中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