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加坡就業市場一片慘澹,不光是在新的外國人不好找工作,有工作的還可能被集體裁員,就連受到政府保護的本地人,也沒有那麼容易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來源:獅城
就在前不久,聖淘沙集團突然宣布一次性裁員2000人,將近占了他們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都是馬來西亞籍和中國籍員工,這些員工被遣散之後,短期內很難找到新工作,只有先返回本國家。

來源:聖淘沙
同時,公司發表的聲明稱:「公司對人力需求將保持以新加坡人為核心」,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
再加上今年外勞政策再次收緊,EP/SP/WP申請門檻再次提高,就算各種條件已經滿足標準,有可能還是會被拒。

來源:每日頭條
導致針對外國人工作簽證審核不斷嚴格的原因,就是人力部需要優先考慮新加坡本地人的就業率。
人力部2014年已經推出了一個公平考量框架,確保僱主在聘請外籍員工前要確保「優先考慮當地人」。

來源:careerfuther.sg
要求僱主必須在招聘外國人之前留出2周時間,將申請職位僅對本地人開放,如兩周內沒有合適的人選,僱主才可繼續招聘外籍員工。 在這樣的保護政策下,難為的不止是外籍員工,有時甚至是僱主,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員工人選。
有的僱主會選擇鋌而走險,堅持僱傭「好用又便宜」的外籍員工。
但是MOM又怎麼能輕易「放過」這些僱主呢?

來源:Mothership
MOM通報,有47個僱主涉嫌在招聘時歧視新加坡人,公司內外籍人士將近占去了一半的工作機會,與同行相比,外籍人士數量異常顯著。
這些公司已被人力部列為公平考量框架監督名單,其中有30家來自金融服務和專業服務領域,其餘來自行政及支援服務、製造及教育服務等領域。
人力部表示,接下來這些僱主提交的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申請將會受到嚴格審核,僱主如果拒絕合作,那麼會被取消申請工作證件的資格。

來源:今日頭條
接下來,人力部會著重調查其他240家招聘數據「可疑」的公司,一經證實,人力部會對這些僱主採取相應的限制措施。
自2016年起,已有超過1200家僱主曾被列入公平考量框架(FCF)監督名單。
對這些名單內的公司,人力部會嚴格審查他們提交的EP申請,其外籍員工配額也會被削減。僱主沒其他辦法,只能乖乖配合,多雇用本國人士,拉動本地人的就業率。

來源:網絡
現在是疫情時期,新加坡整體就業率下滑,在這個時期,人力部更是會重點關注僱主們的招聘情況,以確保本國人受到更加公平的待遇。
MOM表示:絕不容忍任何不公平的雇用行為,如發現僱主確實違反了公平雇用要求,將被禁止雇用或續簽外籍員工簽證長達兩年。
如果僱主為了應對人力部公平雇用要求而做出虛假招聘啟示,也可能會收到法院起訴,一旦罪名成立,僱主和公司高層可能面臨長達2年的監禁,或罰款2萬新元,或二者兼施。

來源:時代財智
為了保護本地人的就業率,政府和人力部真是用心良苦啊,對本地人來說當然是天大的好事,可就是苦了外籍人士和僱主們了。
特殊時期我們也能理解政府對外籍人士採取的嚴格措施,希望疫情過去之後,外籍人士還是能愉快的來新加坡工作、生活。
我們也期待,新加坡經濟走出陰霾的那一天能儘早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