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就是哈芝節,新加坡回教徒以禱告和自省慶祝哈芝節(也稱為獻牲節)。

哈芝節持續四天,用來紀念先知易卜拉欣 (Abraham) 對真主虔誠的信仰和信任。
哈芝節的歷史要從真主命令易卜拉欣用他的兒子伊斯梅爾 (Ishmael) 作為獻牲祭品的故事開始,易卜拉欣選擇了順從真主的命令。真主阻止了易卜拉欣,並給了他一隻羊,代替他的兒子作為獻牲的祭品。
1 禱告與獻牲
哈芝節期間,虔誠的回教徒穿上他們最精緻的衣裳,聚集在回教堂,聆聽布道,祈禱賜福。
但節日期間最重要的儀式還是獻牲 (korban)祭祀。信徒們獻上活綿羊、羔羊、山羊以及牛,這些牛羊們在禱告聲中被快速割頸宰殺。
獻牲舉動在於提醒信徒們,先知易卜拉欣 (Prophet Ibrahim) 甚至願意為了真主獻出自己的生命。將牛羊肉清洗乾淨後,切成塊發給眾人分享。

2 分享與關愛
花錢購買牛羊的人可以得到三分之一的牛羊肉,親朋好友們可以獲得另三分之一的牛羊肉,這樣的傳統延續至今。由於哈芝節是關乎慈悲施予、分享財富以及紀念祈福的節日,最後剩下的三分之一牛羊肉將分給窮人和有需要的人。
之後,回教徒心懷感恩地拜訪父母、走親訪友,放鬆心情,休閒聚餐。
人們不會大肆狂歡或大吃大喝 — 比起物質需求,哈芝節更注重精神需求。

3 特色活動--朝聖者的歷程
哈芝節標誌著「哈吉」(朝覲),即一年一度回教徒向著沙烏地阿拉伯麥加朝聖之旅的結束。朝覲者們將在這一艱辛的旅程重新探索先知默罕默德的足跡,並以在信徒抵達聖城後,進行一系列有象徵意義的朝拜儀式作為結束。 哈吉也被認為是回教的五功之一,每位身心健全、擁有足夠財力的回教徒都應在有生之年完成最少一次的宗教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