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城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國土除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14世紀初新加坡屬於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被英國殖民,被日本侵略過也加入過馬來西亞,最後於1965年正式成立。新加坡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以穩定的政局為基礎,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所以新加坡也是全球最具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由於歷史原因,建國後新加坡人民的集體危機感成經濟奇蹟原動力,為了尋求國際承認和為了國民存活,大力發展一連串的措施來促進工業及經濟。
工業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製造業在當時用了不到十年便成為世界主要電子產品出口國,經濟上也取得高速發展,很快成為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轉口貿易中心,被譽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 新加坡經濟環境 ——


穩定發展

外向型

自由化貿易金融
01
新加坡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衝擊,並不嚴重,到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過2%的負增長,曾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但為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致力修復經濟,
2018年10月,第十七屆「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發布,新加坡排名第六。
2018年11月,GaWC發布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新加坡位居世界一線城市第五位。
2019年11月12日,新加坡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20強」第三位。
2019年全球可持續競爭力二十強,新加坡排名第一。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八名。
02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外貿是新加坡國民經濟重要支柱,進出口的商品包括:加工石油產品、化學品、消費品、機器之零件及附件、數據處理機及零件、電信設備和藥品等。主要貿易夥伴包括馬來西亞、泰國、中國、日本、美國、歐盟、印尼等。
03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是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新加坡具有全球、多元文化和高度國際化的城市環境,為各種創新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而且在國際金融、貿易融資、海事金融、保險、財務運作方面擁有領先地位,在資產及財富管理方面也趨於的佼佼者。此外,新加坡也是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中心。
——金融城市新加坡 ——

新加坡向來是美國、歐洲與日本公司設立亞洲總部的首選地點。立足於新加坡的公司可以利用本地多元化的自由貿易資本市場,並享受由500多家本地或外國金融機構提供的優質金融服務。近年來,許多亞洲公司將新加坡選為進軍全球市場的平台。
知名的金融公司有哪些?舉例幾個:
01
星展銀行
星展銀行(DBS),成立於1968年,原名新加坡發展銀行(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是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1998年12月收購了香港的廣安銀行,更名為DBS廣安銀行。是家專注於各類銀行業務的企業,尤其是近些年來公司對市場的敏銳度,讓旗下業務遍布到了亞洲好多國家和地區。

生於亞洲、長於亞洲的星展銀行,由於前身為新加坡發展銀行,擁有很強的創業、創新精神,深耕於全球增長步伐最快速的亞洲市場,優勢之一在於不斷深耕大中華區市場。星展已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紮根,擁有超過110間分支行和150台自動提款機。
另一優勢為良好的信貸評級。擁有深厚的政府背景、緊密的亞洲網絡和聯繫,以及在財資市場和現金與貿易等方面強大的產品開發能力,星展銀行提供一套完善的個人及企業銀行和財務金融服務。它活躍於企業、零售和投資銀行領域,是新加坡中長期融資的主要來源,積極從事包括貿易融資和流動資金融資在內的短期銀行信貸服務,還提供投資銀行服務、投資組合管理服務和託管服務。
星展銀行的 'AA-'和'Aa1'的信貸評級,是亞太區域最高評級的銀行之一。
02
大華銀行
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 SGX: U11 ),為新加坡第二大銀行,於1935年創立,業務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在新加坡有68間分行,在1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503家分行和辦事處。

大華銀行擁有總資產達到1,130億新加坡元,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33位。通過其全球分行、辦事處、附屬公司以及聯號公司,提供範圍廣泛的金融服務:個人財務服務、私人銀行服務、商業與企業銀行服務、投資銀行服務、企業融資、資本市場業務、外匯資金服務、期貨經紀服務、資產管理、創業投資管理、保險以及股票經紀服務。大華銀行也經營多元化業務,如旅遊和租賃。
在新加坡,大華銀行是信用卡業務及私人住宅房屋貸款業務的市場佼佼者。它也在中小企業貸款市場扮演重要角色。大華銀行的基金管理公司大華資產管理是新加坡獲獎最多的基金經理之一。大華銀行獲得穆迪投資者服務評選為世界最佳銀行之一,銀行財務實力被評為B級,長期銀行存款和短期銀行存款分別被評為Aa1和最佳1級。
03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SGX)成立於1973年5月24日,由於歷史原因,新加坡證交所與馬來西亞證交所有著密切聯繫,在初期更是共為一體。1973年,馬來西亞政府決定終止馬新兩國之間的貨幣互換協定,兩地共用的交易所因此分家,但兩國企業仍在兩交易所雙重掛牌上市。從1990年1月1日開始,兩國企業互相交叉掛牌停止,作為替代,新證交所允許除牌的馬來西亞公司在克勞白國際市場上市交易。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之一,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證券市場。近年來新加坡證交所發展迅速,這除了有新加坡強大的銀行體系的支持以外,新加坡在自然時區上的優勢、發達的通訊基礎設施以及政府對外資運用的較少限制,也都是重要原因。
1975 年,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開始實施二部類上市掛牌制度。經過十幾年發展,到1996年,新證交所上市公司數達226家,總市值2559億新加坡元,成為亞洲僅次於東京、香港的第三大交易所。
新交所有2個主要的交易板,即第一股市(Mainboard)及自動報價股市 (The Stock Exchange of Singapore Dealling and Automated Quotation System or SESDAQ)。
採用新加坡或國際或美國公認的會計原則,自由選擇註冊地點,無須在新加坡有實質的業務運營,不論是新加坡本地公司或外國公司都可以申請在第一股市或自動報價股市上市。吸引了國內外優質公司上市,創造了很好的金融經濟環境。
04
華僑永亨銀行
華僑永亨銀行(OCBC Wing Hang Bank)成於1925年,前身永亨銀行,是當地歷史悠久的銀行之一,新加坡前十大集團之一。

按照總資產衡量,它也是香港第八大銀行,通過43家香港分行來提供銀行和相關金融服務。永亨銀行是集團的控股公司和主要經營公司。其全資子公司永亨銀行(中國)先後在深圳,廣州,上海,北京和珠海開設分行。此外,它通過其他子公司和附屬公司提供存款,離岸銀行,租購,消費金融,保險和股票經紀服務。華僑永亨銀行網站還包括企業和客戶服務介紹、利率資料、電子理財服務等。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更多金融機構資料可查閱網際網路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除了金融,新加坡工業也是非常重視。

新加坡迄今已經是東南亞最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亞洲主要轉口樞紐之一,是最大燃油供應港口,還有200多條航線連接世界600多個港口。另外,服務業、旅遊業也扮演著重要的經濟角色。

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化文化和經濟特色。各族和平相處,積極融入,共同發展,進而造就了這個具國際化的多元文化及經濟的國家——新加坡。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