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日訊)因肺氣壓過高,心臟驟停16分鐘,患上新冠肺炎病毒肺炎的卓楷傑(54歲)從死亡邊緣被搶救回來。
據《聯合晚報》報導,他受訪時直言,在加護病房醒來時,發現自己插著喉管,無法說話,非常痛苦,一度想放棄治療求死。
珠寶展策劃公司職員卓楷傑,早前到泰國曼谷出差,3月1日返新,起初毫無症狀,6天後開始咳嗽和輕度發燒,體溫大約37.6攝氏度。他在7日和9日看了兩名醫生,拿三天病假。因沒有呼吸困難,他不曾懷疑是冠病。
3月12日回公司上班時,卓楷傑臉色極差,身體乏力,一名同事於是送他到邱德拔醫院。卓楷傑當天確診患上冠病肺炎。

卓楷傑患上冠病肺炎後,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曾藉助呼吸器輔助呼吸13天。圖為他早前在醫院解除呼吸器後不久,開始能吃餅乾。(受訪者提供)
與太太育有一子的卓楷傑,隱約記得自己入院,但下來險象環生的抗病過程,因療程和麻醉副作用全無印象。他只知道在加護病房醒來,已是22天後。
卓楷傑入院隔離數小時後血氧驟降,轉入加護病房戴氧氣罩,隔天更因血氧跌得很低,必須立即接上呼吸器。
下來幾天,卓楷傑因肺部感染,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3月17日立即派專門醫療隊為卓楷傑接上「體外膜式氧合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or,簡稱ECMO),並將他轉移至國大醫院。
ECMO能把靜脈血引出體外,讓血液與氧氣充分氧合,再泵回體內,俗稱「人工心肺」。
然而,使用呼吸器造成卓楷傑肺氣壓飆升,引發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醫療團隊進行16分鐘的心肺復甦術,才將他搶救回來。
他4月2日在加護病房醒來時,意識到自己插著喉管,非常驚愕,卻無法說話。
「那時很痛苦,一度想叫醫生就讓我這樣走吧。」
幸好,在家人和醫療團隊的關愛和鼓勵下,卓楷傑找回生存鬥志。
他前後住院42天,4月22日終於出院。他受訪時說:「有些人認為,得冠病像患感冒。我要以自身經歷提醒大家,冠病不是鬧著玩的!」
經過這番折騰,原本88公斤的卓楷傑剛出院時,體重銳減至72公斤。
他說:「我每年做體檢,除了膽固醇稍高,各方面良好。哪裡知道,這次病得那麼重。能活下來,我很感恩。現在我和家人一天天過著簡單的日子,已經很開心。平安才是最重要。」
卓楷傑使用ECMO共7天,讓心肺得以「休息」並開始恢復。慶幸的是,心臟驟停並沒有導致他腦部損傷,肺部、肝臟及腎臟一度因療程引發併發症,但經過洗腎等治療,已恢復正常功能。
卓楷傑說,從曼谷返新後,他曾與92歲的父親及兄姐碰面和聚餐,也到過公司,同他有近距離接觸的20多名親人和同事,無人被傳染,是不幸中之大幸。
通過ECMO,維持病危者生命,是一項高度複雜的程序,本地至今只有4名新冠肺炎患者用了這個儀器,而卓楷傑是本地首名靠這個「人工心肺」保住性命的冠病患者。
使用ECMO需有專門知識和經驗,國大醫院和中央醫院是受衛生部委任、本地僅有的兩所可提供ECMO程序的公共醫院。
ECMO一般用於心肺衰竭或心臟手術後的病人。院方會根據衛生部指導原則,包括年齡、共存病症(co-morbidities),及病況嚴重程度等臨床觀察,評估病人是否符合條件接受ECMO輔助。
以卓楷傑的情況來說,國大醫院接到通知時,他通過呼吸器輸入體內的氧氣濃度已高達約80%(一般空氣中氧氣濃度為21%),但血氧仍急降。為避免損害他的肺部,呼吸器氣壓無法再調高。
拉曼納丹說,團隊趕到邱德拔醫院,卓楷傑接受的氧氣濃度近乎100%。「我們在他最需要時刻,及時替他接上EC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