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加坡宣布即將發放數字銀行牌照以來,墨騰接到了很多朋友的詢問 - 如何申請、需要什麼資質、等等。看來有興趣至少了解一下的還不少。
而我們發現,很多朋友在諮詢之前還沒有看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說明 - 基本要求、審核標準、申請流程、處理時間都已經很清楚地寫在官網上了(點擊原文連結查看 )。
誰會申請
而新加坡本地的商業媒體則充滿了誰會申請、誰不會申請、誰打算申請但是又放棄了、誰沒打算申請現在又在考慮了,等等等等。當然,也有一些區塊鏈媒體上有打擦邊球博眼球的。
Grab、新電信、雷蛇都已經明確表示會遞交申請。硬體出生的雷蛇想做支付和金融服務很久了-自然把骨灰粉變成支付和金融用戶對已經上市的雷蛇的股價會有很大的必要性。而Grab則有質疑者說其實是馬來西亞、而不是新加坡的公司 - 殊不知,除了有祥峰的A輪投資並把總部搬到新加坡之外,Grab的創始人陳炳耀也獲得了新加坡護照。
同時也是祥峰資本投資的P2P平台Validus Capital、吉寶集團以及新加坡第二大銀行華僑銀行(OCBC)計劃組織財團一起申請牌照。
今年6月OCBC的CEO錢乃驥曾在一個論壇上表示他相信長期來說,他更相信P2P的模式 - 銀行能夠提供專業的資金撮合服務,卻不需要承擔借貸帶來的風險。當然,他也指出這樣的P2P和我們目前在市場上看到的很多面向消費者的P2P會很不一樣。

其它呢?
和其它企業合作一起申請牌照自然可能對華僑銀行自有的數字業務形成競爭關係 - 但是這種嘗試可能會給銀行長期發展帶來一些良性的效應。
幾天前,Nium(原名InstaReM)創始人兼CEO Prajit Nanu表示他們不會申請數字銀行牌照。主攻跨境支付和匯款的Nium今年三月公布了4000多萬美元的C輪融資。

而這兩天, 總部新加坡的二手車交易平台Carro也表示會申請數字銀行牌照。Carro在計劃通過金融服務來切入市場並擴大市場份額 - 高調在媒體宣布要申請牌照,不管會不會真的申請、真的申請之後拿不拿得下來,聲音是發出去了。

相比於比較重運營的競爭對手Carsome和在印尼更大的競爭對手BeliMobilGue - Carro對投資併購和公關的興趣顯然要大很多。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就是這幾天在新加坡忙著發卡的英國Fintech公司Revlout和TransferWise了。他們估計面對媒體要不要申請數字銀行牌照的問題也很無奈。
不過,Fintech領域本來就混雜、虛虛實實。還記得2016年MAS第一屆Fintech Festival的時候獲得MAS FinTech Awards第一名並獲得25萬新幣現金獎勵的Fastacash麼。這家公司在幾個月之後就倒閉了。

那時很多人才發現,這家做通過社交媒體轉帳的公司雖然有明星創始人、明星團隊和大量的公關,但是從2013年創立以來從來沒有過任何正式的業務,也沒有過通過測試的真實客戶。
包括MAS在內,大家都在學習。這才是一個行業自然的進化過程。
最後祝這幾天在新加坡參加Fintech Festival的各位朋友玩得愉快 - 有興趣和墨騰偶遇的可以在後台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