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的美國的總統大選,即將進入尾聲。
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個重大事件,許多美國人已經通過提前投票和郵寄投票的方式投票選出總統,但在這個地理上已經遠離新加坡的國家,大選的影響似乎與新加坡毫無關係。
位於新加坡的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的美國政治專家阿德里安·昂(Adrian Ang)告訴我們新加坡人,選舉確實對新加坡和東南亞地區產生了影響。

1.美國是新加坡的重要貿易夥伴
在新加坡,美國是寶貴的貿易夥伴。美國是新加坡的第五大進出口夥伴,雙邊貿易額每年近320億美元(430億新元)。
美國還是新加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並享有與新加坡的貿易順差。
鑒於美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貿易的城市國家新加坡的重要性,因此支持與該地區國家進行穩健貿易的政府將對新加坡有利。
特朗普任職四年來推動了貿易保護主義,在剛上任三天就將美國從其前任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談判達成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中撤出。
此舉增加了迫切需要達成另一項涉及東協,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紐西蘭和韓國的貿易協定,稱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因為有必要應對美中的影響。貿易爭端和對貿易保護主義的退縮變得更加明顯。
但是,即使在新的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美國與亞洲的貿易政策也可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拜登將不會重振TPP,也不會尋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議》(TPT)。
他解釋說,拜登·哈里斯(Biden-Harris)競選活動的「建立更好的經濟計劃」證明了特朗普在「將關於經濟和貿易的政治和政策論述從開放和全球化轉向更加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方向」方面所產生的影響。
阿德里安·昂補充說,這種趨勢只會因疫情而加劇。
哪個黨派對新加坡更好?
當被問及新加坡喜歡哪個政黨時,阿德里安·昂解釋說,從歷史上看,在冷戰時期,新加坡偏愛共和黨政府。
他說,這是由於已故的李光耀與共和黨高級政策成員的高層友誼,特別是亨利·基辛格,喬治·舒爾茨和布倫特·斯科克羅夫特。
阿德里安·昂解釋說,但是隨著冷戰的結束,由於民主黨和共和黨人都「致力於開放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並積極參與亞洲活動」,因此任何黨派的偏好都不再那麼重要。
但是,隨著兩黨社會團體聯盟的重新調整,美國政黨制度目前正在發生變化。
因此,他認為,自從冷戰結束以來,對自由貿易和全球化的支持目前在普通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中是最弱的。
因此,無論由哪一方負責,美國在該地區的貿易政策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
2.超級大國的外交政策對其他國家很重要
阿德里安·昂還認為,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外交政策的實施方式會影響與之打交道的國家。
為了說明美國在全球的重要性,阿德里安·昂列舉了該國龐大的國防預算,超過了後十個國家的總和,其經濟產生了「世界財富的四分之一」。
他進一步表示,儘管中國的崛起(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都非常驚人,並且「在美國決策者中引起了存在的焦慮」,但它尚未與美國取得「同行競爭對手」的地位。
他補充說,因此,美國下一任總統的外交政策將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反響,包括新加坡在內。
東南亞更喜歡促進和中國建立良好關係的美國總統
美國的對華政策是東南亞國家關注的領域。
阿德里安·昂說,這是因為穩定的中美關係對地區和平與繁榮至關重要。
印尼外交大臣勒特諾·馬爾蘇迪(Retno Marsudi)在今年9月明確表示,在中美緊張局勢升級的情況下,「我們不想被這種競爭所困擾」,並補充說,兩國之間的敵意正在「令人擔憂」。
儘管她對南中國海的軍事化趨勢表示擔憂,但印度尼西亞還是拒絕了美國要求使用其偵察機的請求,這個群島國家不願冒險被視為與美國結盟對中國充滿敵意,因為印尼離不開來自中國的經濟支持。
新加坡也多次表達了相同的觀點,稱只有當美國和中國彼此相處融洽時,該地區才會受益。
中國在該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性不容小覷。的確,許多東南亞國家也將中國視為其經濟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南亞地區與中國的貿易額約為每年6,500億美元(8,850億新元),幾乎是其與美國貿易額的兩倍。
因此,對於該地區許多國家來說,不太願意為了討好美國從而對中國充滿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