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年間,中國經歷了什麼?
經濟總量從建國初期的600億
到2018年突破90萬億
從當初的積貧積弱、一窮二白
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高鐵、移動支付
共享經濟、網購等引領世界潮流……

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一些已開發國家
幾百年的發展歷程
14億人民得以脫貧
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這無疑是令世界驚嘆的
大發展、大變革

對本國國民而言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
社會穩定,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如今的自信的中國人
已經可以用更開放
自由和平等的心態來擁抱世界了~

那麼,外國人到底
怎麼看待中國的發展?
70年來,新中國從
懵懵懂懂走上世界舞台
到如今成為在國際上
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國家
一段段深刻而有溫度的記憶,恍如昨日
曾記否,建國初期遭人輕視
美國學者費正清曾感嘆:
從1950年到1971年,華盛頓送上
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國的人還多
雖然後者離我們更近
旅途也更為安全、省錢
1978年,中國首次轉播世界盃比賽
沒有官方授權,只能借用國際衛星信號
解說員宋世雄在
香港的一個酒店房間
借用國際廣播衛星的公共信號
完成了三四名和冠亞軍決賽的轉播

(示意圖)
那一年,中國家庭的
電視機擁有率僅有13.8%
那一年,中國人費勁千辛萬苦
才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圖源:重慶晨報)
1985年之前,北京有著名的「40里圈」
當時外國人在北京的活動範圍
就在以天安門為中心的40里範圍內
外國人對當時的中國人而言
真是稀缺物種,被「圍觀」是常事
那一年,中國人沉默不語
對眼前這個「新物種」「困惑又好奇」


(圖源:新浪)
70年,時光荏苒
中國早已今非昔比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
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
中國人看世界的眼神從陌生、防備
到從容自在,現在的中國
反而成了老外們好奇、嚮往的國度

安全,連進地鐵站要安檢
中國對危險品實行嚴格管制
監控、高清攝像頭讓邪惡無處藏匿
不管你在哪裡
一個報警電話,警察幾分鐘就趕到
愛了愛了,留下來當中國洋女婿~

在中國第一次體驗微信支付的歪果仁
沒想到如此方便只能,激動哭了~

高鐵,也太快了吧!
求合影!跟這個驚人的中國速度!

穿漢服,撐油紙傘
梳一個古代女子的髮髻
歪果仁對中國傳統文化深深著迷~

在故宮遇到「清代美人」
爭相合影~

大哥,你漢語好,你來總結!
來中國的理由數不清,反正:
好玩多,好吃的多,美女也很多!

許多外國人從不感興趣、不願意去
到現在主動選擇去中國定居或發展

據新京報調查,至2015年
在中國定居的外國人就
已經達到97萬人,現在
這個人數恐怕早已破百萬

(圖源:新京報)
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並不是單向的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研究調查顯示
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
1.5億人次

中國在看世界
世界也在看中國
那麼,外國人如何看待
中國這70年的發展呢?
9月25日,《環球時報》旗下
環球輿情調查中心發布了
《新中國成立70周年變化
的跨國民意調查報告》


(圖源:環球網)
報告原文(部分):
該調查針對日本、韓國、泰國、印度、新加坡、美國、義大利、澳大利亞8個國家民眾,採用全球在線樣本庫問卷調查方法,共回收有效樣本3519份。
超六成受訪者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近六成受訪者認為中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方面,其次明顯的變化還體現在中國國際地位及影響力提升、科技實力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軍事實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中國國民素質提升、文化軟實力提高、國際和平貢獻突出等方面。
此次調查顯示,62.7%受訪者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發生了有目共睹的變化,其中29.3%的人認為新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33.4%的人認為「發生較大的變化」。泰國、印度、新加坡和韓國受訪者對中國的變化感知較大,而美國與澳大利亞對此認知不足。近九成泰國受訪者認為新中國70年的變化程度大,印韓新受訪者的比例均接近七成。相比之下,美澳分別僅有四成左右的受訪者認為「變化程度大」。
——資料來源《環球時報》
8個國家3519位受訪民眾中,有62.7%肯定了中國70年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除了經濟發展,生態環境、科技實力、國際影響力、國民素質等方面也受到了肯定。
然而,調查只是一個參照,發展還是要繼續 -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才是決定因素。也正是如此,才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