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國人選擇來新加坡工作或舉家移民的原因之一是相對較低的個人所得稅率。目前,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最高為22%,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動輒要收取近半的稅率,確實是相對較低的。
然而,最近有網友曝光:「原本只需要繳納2萬新幣的房產稅,但今年卻突然飆升到了27萬新幣!更令人不快的是,一旦將房產出租,居然還需要將其視為個人收入的一部分,受到個人所得稅的徵收!」

這篇帖子一經發布,立即引起了許多網民的關注。
根據評論區的信息,這位網友的房產似乎是一棟罕見的高級別洋房(Good Class Bungalow,簡稱GCB)。
由於網友本人未居住在這個物業內,而是選擇將其出租,因此她需要支付非自住型房產稅率,而且這個稅率屬於最高級別,達到36%。這種稅率水平的提高可能解釋了她房產稅額的急劇增加。這也突顯了對於不同類型的房產,新加坡政府採用不同的稅收政策。

此外,由於市場租金上漲,最近幾年新加坡大部分住宅的房屋年值(annual values,簡稱AV)都有所提高。因此,房產稅的增加幾乎成為今年新加坡所有擁有房產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為了緩解因房產稅增加而帶來的負擔,政府去年宣布提供一次性的房地產稅回扣。對於所有自住的房主,回扣率為15%,上限為1000新幣。這項措施旨在為自住房主提供一些財政上的支持,減輕他們因新的房產稅水平而可能面臨的經濟壓力。
通過計算得知,經過回扣後,近一半的私宅屋主每月需要繳納的房地產稅增幅不會超過15新幣。這表明政府的回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減輕了居民的房產稅負擔,使得實際上繳稅的額外費用相對較小。這樣的措施有望對屋主在面對房產稅增加時產生的經濟影響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稅務局表示,繳付最高稅率的主要是擁有優質洋房、高端洋房和私宅的屋主。
該機構表示:「這符合房地產稅作為財富稅的目的,即那些財務能力較強的人必須履行繳稅的責任。」
政府強調,所徵收的房地產稅將用於資助子女的教育、提供年長者的醫療設施,並且用於修建可供所有人享用的休閒公園等公共福利設施。這說明了政府徵收房產稅的目的是為了支持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的提供,以滿足不同層次居民的需求。
目前,在新加坡全島僅存2700餘棟的優質洋房成為市場上的熱門房產。去年,這類房產的整體價格漲幅為7.8%,高於私宅的整體漲幅。


由於這類擁有土地的住宅的租賃需求也非常旺盛,2022年的租金漲幅達到了28.1%。業內預計,去年的租金還可能再漲26%至32%。
因此,未來擁有這類房產的人可能面臨更高的房產稅負擔,尤其是考慮到租金的上漲。這進一步突顯了政府在稅收政策方面的針對性,以應對不同類型房產市場的波動和需求。
不僅僅是房產稅,新加坡方方面面都呈現出上漲的趨勢:
01 消費稅上漲
副總理黃循財曾表示,儘管今年上一個財政年度公司稅收大幅增加了26.8%,但新加坡仍然決定不延遲提高消費稅。這意味著政府可能認為提高消費稅是為了應對財政壓力和滿足社會公共服務的需求。這一決定可能對全體消費者和企業產生影響,需要他們在購買商品和服務時支付更多的稅款。

02 私召車收費標準上漲
1. 車資低於18新元的情況下,平台費為每單0.55新元。
2. 車資超過18新元的情況下,平台費為每單0.76新元。
對於使用無現金支付的乘客,還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包括1.9%的交易費用和每單0.24新元的附加費用。這意味著,無現金支付的乘客在每次交易中除了支付車資外,還需要支付上述的交易費和附加費。這一體系可能是為了覆蓋平台運營成本以及提供無現金支付服務的相關費用。
03 水費也漲了!
1. 2024年4月1日,每立方米水價將上調2角錢。
2. 2025年4月1日,再次上調3角錢。
這兩次上調的累計總增幅為約18%,而這個數值不包括消費稅。這一決定可能是由於多種因素,包括供水系統的維護、水資源的管理以及社會經濟因素等。上調水價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維持水資源的可持續供應,同時滿足運營和維護水務系統所需的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