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過10億人過度肥胖 「必瘦」飲食計劃卻非人人適合嘗試

2024年04月22日   •   1368次閱讀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口屬於過度肥胖(obese)

世衛是根據來自超過190個國家的2.2億人的資料,得出這個驚人的數字。發言人說,雖然一些較富有國家的過胖率已趨於穩定,但在其他地方正迅速增長。

「過往,我們一直以為過胖是富人的問題。其實它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

報告指出,1990年至2022年間,全球成年人的過胖率增加超過一倍。與此同時,年齡介於5歲至19歲的孩童和青少年過胖率則增加超過四倍,世衛研究團隊對這個現象尤為關注。

新加坡衛生部也發現,新加坡的過胖人口持續上升,尤其是孩童和青少年。

2021年,16%未滿18歲的小學、中學,和大學先修班(pre-university)學生體重超標。(新明日報示範照)

新加坡年紀未滿18歲的小學、中學,和大學先修班(pre-university)學生中,2017年有13%體重超標,到了2021年進一步增至16%。

過度肥胖患者患上多種健康問題的風險會隨之增加,所謂病從口入,除了多運動改善生活作息,改變飲食習慣也有助於減重。

坊間也開始出現多種飲食計劃(diet plans),而且這些「減肥療法」據說還非常有效。然而,一個人若展開這類飲食計劃得做出很大的犧牲,許多平時愛吃的食物都必須從盤中消失。

也有專家警告,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嘗試,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還會弄巧反拙,對健康構成危害。

間接性斷食間接鼓勵「暴飲暴食」?

最廣為流傳的飲食計劃之一,應是間接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

嚴格來說,間接性斷食不是一種飲食習慣,因為它不限制任何食物或食物種類,而是一種飲食模式,即什麼時候應該吃東西、什麼時候不應該吃。

其中一種間接性斷食方法被稱為5 : 2模式,即五天正常飲食後,下來兩天必須控制所攝入的卡路里,一般上一天內不能超過400至600卡路里。

一些人誤以為,「168」間接性斷食法指的是八小時能大吃大喝,隨著飢餓感不斷浮現後,間接讓人過度進食或暴飲暴食。圖為小販中心熟食攤位的人龍。(海峽時報)

另一種較受歡迎的斷食法是「168」,也就是每天只能進食八小時,其餘16小時需要斷食。

有專家認為,理論上來說,間接性斷食會自動減少卡路里攝取量,因而使血糖、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也都獲得改善。

猶如「168」間接性斷食也相對容易遵循,不必一直想著哪些東西得忌口,因此一些人能從中獲益,持續一段日子後就看到減重的效果。

不過,有些人不習慣長時間不吃東西,畢竟一日三餐的進食量得擠在短短八小時內。

一些人剛開始嘗試時可能會感到飢餓及疲憊,甚至患上失眠、煩躁、頭痛、胃病等副作用。攝取的熱量出現劇烈波動,也會降低一個人的新陳代謝。

也有人誤以為,在「168」中所指的八小時內可以大吃大喝,隨著飢餓感不斷浮現後,可能間接讓人過度進食或暴飲暴食,最終達到反效果——初期瘦下來後,之後體重又回彈。

專家指出,正在嘗試懷孕或有身孕,以及在喂母乳的女性,不應嘗試間接性禁食。(海峽時報)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張鳳芳博士建議,那些面對生育問題、正在嘗試懷孕或有身孕,以及在喂母乳的女性,不應嘗試間接性斷。有健康狀況或正在服藥者,想嘗試前應先諮詢醫生。

不碰碳水化合物有好有壞

蟻粉應該聽過身邊很多人說,假如要減肥應該少吃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除了亞洲人最愛的米飯,麵包以及馬鈴薯和芋頭等含有高澱粉的蔬菜也一律敬而遠之。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吸收營養的三大來源之一。吃進身體後就會被轉化為用於日常活動和基本功能的能量。

試想如果每日三餐少了碳水化合物,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目前有兩種減重飲食法就鼓勵低碳飲食,分別是「生酮飲食」(簡稱keto diet)原始人飲食(簡稱paleo diet)

生酮飲食指的是,大量減少攝入碳水化合物,以較多的脂肪和適量蛋白質取而代之。這樣一來,人體會進入一種稱為酮症(ketosis)的代謝狀態,有效地燃燒體內囤積的脂肪來獲取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吸收營養的三大來源之一,送入口中後體內會把它轉為用於日常活動和基本功能的能量。(海峽時報)

然而,一些人自行嘗試生酮飲食後,反而導致身體亮起紅燈。

張鳳芳博士說,其中一個較常見的副作用是酮流感(Keto Flu),使人出現一系列暫時性的症狀,如頭疼、疲累、作嘔、腦霧、腸胃不適等。

她補充說:

「如果一個人進行嚴格的生酮飲食法,或許會出現其他嚴重健康狀況,如肝臟炎症和血液參數水平紊亂等。」

原始人飲食則鼓吹只吃原型食物,像是蔬菜、水果、瘦肉、魚類等,而不碰穀物、豆類、乳製品等農產品。

張博士表示,儘管乍聽之下很健康,但原始人飲食法的一大隱憂,正是對穀物、豆類、乳製品等忌口,因為這些食物正是纖維、維生素和鈣質的重要來源。

飲食計劃若難遵守或影響心理健康

張博士也提到,開啟飲食計劃不僅與外在形象和體重有關,也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而問題就出在很多人都無法長時間遵守這類飲食法。

「很多人發現,他們既要工作,又有家庭和社會上的職責和負擔,要緊跟一種飲食療法確實有挑戰。」

「某些飲食計劃設下的限制,會使人感到急躁和情緒波動,影響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會有影響。」

她指出,這些飲食計劃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他們躍躍欲試,部分原因是受到明星或網紅的影響,認為自己也能做得到。

不過,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這類飲食法的相關資訊,或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構成危險。

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減重飲食計劃的相關資訊,或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構成危險。(海峽時報示範照)

「這些飲食法也會把自我形象和強迫性飲食的觀念,強加在年輕人身上,讓他們出現飲食失調。」

張博士因此建議,待更多正面的數據出爐前,孩童和青少年應遠離這些瘦身方法。因為他們還在發育期,成長中所需攝取的營養,遠比減少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更為重要。

總之,飲食計劃即便能為人們帶來所預期的效果,成功瘦身和減重,但應適可而止,否則像上述提到的例子一樣,「瘦不了」反而還反彈變得更胖、身體開始出狀況,就大事不妙了。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7524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7182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6498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5814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275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3933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