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於11月1日發布的報告中顯示,旨在增強商業競爭力的27項建議中,有一項已開始實施,其餘多項建議也即將落地。這份由公私合作行動聯盟(AfA)撰寫的關於商業競爭力的報告,是經過9個月深入研究的成果,期間與企業、貿易協會、商會和政府部門進行了數千小時的交流討論。

圖源:CNA
首先啟動的是中小企業親企業辦公室的設立,該辦公室計劃於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運營,其主要職責是搜集中小企業在運營中所遇到的難題,尤其是那些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的反饋,並將這些意見轉達給相應的部門處理。
27項建議分為人力、土地和監管環境三大類
報告中的27項建議主要分為人力、土地和監管環境三大類。在人力方面,建議政府增加對勞動力轉型支持的撥款,例如通過SkillsFuture Enterprise Credit計劃,為企業提供高達10,000美元的資金,以促進生產力和就業轉型。
關於土地使用的建議,一項關鍵提案是針對新工業用地,提出為期三年的租約延期措施,以幫助企業在新租約的20至30年期限內更好地回收投資。
在監管制度方面,建議政府在推動企業綠色轉型上給予更多靈活性,並提出簡化太陽能項目的審批流程,由能源市場管理局牽頭實施。

圖源:FACEBOOK
一些易於實施的建議包括優化企業留住高技能工作許可證持有人的政策,以及更有效地部署外國勞動力。另一項建議是加強為轉型企業提供過渡支持的計劃,以及擴大從泰國和菲律賓等非傳統來源國引進勞動力的機會。
Mark Lee指出,這些建議可以在特定領域先行試點,為商界帶來早期的成功案例。與成本相關的建議,特別是那些解決人力需求的建議,是直接且可行的目標,他希望政府能夠及時考慮這些建議。然而,一些涉及土地和監管框架的建議需要中長期規劃。儘管如此,李先生對這些建議能夠加強新加坡親商環境表示鼓舞。
所有建議均旨在提高新加坡的全球競爭力
SBF執行長Kok Ping Soon指出,許多未通過的提案主要是針對特定公司的,改變政策僅為了單一公司是沒有意義的。他還提到,一些被拒絕的建議實際上已被現有計劃和倡議所涵蓋,但由於缺乏了解,許多公司並未充分利用這些建議。

圖源:CNA
Kok Ping Soon認為,報告的成功首先在於27項建議的全面實施,同時他也認識到,部分建議需要政府機構時間來研究。他強調,公共機構和私營公司之間合作的新氣象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長期來看,新加坡在面臨挑戰的情況下仍能保持2%至3%的增長潛力,將是成功的標誌。
國大管理學院教授Lawrence Loh表示,這些建議在當前動盪的世界環境中對新加坡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他指出,利用人力、土地和法規這三個關鍵支柱的協同效應,將使新加坡的工業和企業為未來的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情景做好準備。最引人注目的政策建議集中在加強新加坡作為一個有吸引力和持久的投資地,特別是在土地租賃、支持綠色轉型以及強化本地核心人力和外國工人補充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