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azada公司的裁員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據財經媒體The Edge報道,新加坡Lazada多個部門的不同級別員工被裁退,包括電子商務和市場部門員工。
受影響的員工是在星期二(1月2日)收到電郵邀請,於星期三(3日)單獨與公司人事部人員會面。

Lazada發言人回復《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公司積極調整工作團隊以讓公司適應更靈活、更精簡的工作方式應對未來的業務要求。
目前,被裁退員工獲得通知,他們的遣散福利是工作每滿一年,可獲兩周工資的賠償。


事實上,過去兩年,全球已有不少像Lazada這類新創科技公司,在經濟前景不佳和融資成本升高的大環境下,被迫裁員。
但大多數公司管理層幾乎力求做到好聚好散,對裁員過程慎重以待,類似Lazada這樣從頭到尾都是「災難級別」的裁員行動,並不多見。

Lazada裁員事件引發了人們對裁員問題的關切,裁員不僅涉及個體的生計,更觸及整個社會的就業情況和勞工權益。
作為新加坡主要工會組織的NTUC發布公開聲明,指Lazada在沒有通知公會的情況下,直接展開了裁員行動!

在聲明中,NTUC指出Lazada已加入了職總旗下的食品飲料及同行業工友聯合會,在裁員前應遵守NTUC公平裁員框架來進行,而不是直接進行。
另外,NTUC透露裁員人數近100人裁員仍在繼續,並且Lazada去年就開始裁員,現在已經是第二波了。

NTUC指出,目前已致函Lazada表示「公司這麼做是不可接受的」,並已經向人力部通報這起事件。
NTUC在文末指出,工會站在聯合會和受影響的員工這邊,呼籲受影響員工可向工會尋求協助。

直接撥打工會電話6737 6088 ,或者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聯合會也不滿意Lazada對於員工遣散福利的安排,正代表符合條件的受影響雇員與Lazada談判,爭取額外福利。

在新加坡,裁員雖然是企業調整策略的一部分,但被裁員工也應當了解自己的權利,以維護個人權益。
在新加坡,僱主裁員涉及一系列法規和法律,被裁員的雇員有權了解以下幾個方面:


新加坡法律規定在新加坡註冊並擁有至少10名雇員的企業僱主,在任何員工被通知裁員時都需要通知MOM。
任何由員工或僱主發出的終止通知均須以書面形式發出告知函,否則將視為無效。
如果僱傭合同中規定了僱傭期限,當員工提出辭職時,必須: a.符合相應的通知期要求提前告知,或 b.向僱主支付代通知金予以補償。
經僱主和雇員雙方同意,也可免除通知期,並以書面形式進行說明;如僱傭合同中未訂明通知期,則所需的通知期將視乎服務年限而定!


根據《就業法》(Employment Act),被裁員的員工可能有資格獲得遣散補償,這通常基於員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
服務公司至少 2 年的員工有資格獲得裁員補償金;服務公司少於 2 年的員工有可能獲得僱主出於商譽考慮發放的特惠津貼。
裁員補償金的具體金額取決於僱傭合同或集體協議(對於工會公司)的規定,如果沒有規定,則必須員工(或工會)與僱主之間進行協商。
通常情況下,裁員補償金的標準是員工每工作服務1年可獲得兩周至1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
具備工會的公司通常會根據集體協議中的相應規定,按員工每工作服務1年支付其1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


根據新加坡的法規,一些大型公司在裁員時可能需要提供重新就業服務,以幫助被裁員工找到新的工作機會。

如果員工屬於工會,工會可以為他們進行集體談判,以爭取更好的權益。



2023年10月27日,當局在「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里提出此計劃,涵蓋短期財務援助,職業指導和就業支援。詳情將在2024年財政預算案宣布。

社會上的一些失業補助,比如新加坡通訊巨頭之一Singtel新電信提出的最高600新失業補助!
補助主要對象就是本地失業者,新電信(Singtel)與Etiqa合作推出的這一項免費個人意外保險計劃,能幫助失業者減輕經濟負擔。

在新加坡,了解裁員的法規和維權途徑至關重要。 裁員是商業運營中的一個痛苦決策,但員工在面對裁員時仍然有法定權益需要被保障。
只能希望未來企業在裁員決策中能更注重員工的權益,畢竟人才才是最大的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