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全民醫療免費,但也的確做到了儘可能讓患病者有尊嚴地接受合理地治療。
可持續循環才是養老的關鍵
但不管怎麼說,新加坡並非像歐美一樣是個福利社會,新加坡的養老政策採取的策略始終是:自己存多少,那就取多少。
這的確讓一部分老人在掙扎養老的邊緣,但另一方面,也讓一些想要不勞而獲的人打消念頭,不至於讓年輕人和國家被長久「吸血」。
而這對於老齡化日益嚴峻的新加坡來說,是保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步。

圖源:南洋商報
2024年,美國諮詢公司美世、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商學院和總部設在美國的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發表的年度報告,將新加坡的養老金指數在評選的48個國家和地區中列為全球第5,亞洲第1,就是對新加坡這項養老策略最好的褒獎。
曾任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目前是新加坡巡迴大使的許通美Tommy Koh教授,曾在《海峽時報》發表文章,把在新加坡養老的日子稱為「黃金歲月」,認為在新加坡養老是一種福氣。

來源:海峽時報
除了養老金外,許通美更加著重強調了,新加坡能夠讓老人們安享晚年的幾大優勢:
1、安全
新加坡治安良好,在全球排名前列,老人出門的安全相當有保障。

2、完善的醫療設施
新加坡的醫療質量很高,並且社會一直秉承防患於未然的健康生活理念,致力於少油、少糖少鹽的飲食,並在社區開展各項保健課程和講座。

3、公園隨處可見
這或許是樂齡人士最感幸福的地方。
出門不遠就是占地很廣闊的公園,如果腿腳不便,一般組屋樓下都有散步的綠化帶。
這裡沒有極寒天氣,老人不需要受嚴寒之苦,除了最近這種陰雨連綿的雨季外,其他時候可以下樓溜達散步。

4、社區活動非常豐富
新加坡的社區中心分布相當廣泛,樂齡中心也很普及,經常舉辦社交、教育和康樂類活動,鼓勵樂齡人士通過社交增進友誼,增加體魄。

5、工作機會很多
很多老人其實並不願意退休在家,更願意出門尋找一份工作發光發熱。
旁人來看新加坡老人端盤子是一件「好可憐」的事情,但對很多老人來說,可以有一份實現自己價值的工作,非常值得自豪。
或許,再過十年,新加坡樂齡人士整體的養老水平,還將進一步提高,更不用說整個國家對樂齡人士更友好的環境:
相信再過十年,會有更多人發現新加坡養老政策的真正魅力所在,老有所依、居有其屋、更豐富自由地選擇養老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