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新加坡新舊總理交替。
昨天起便是國務資政的李顯龍,把治國大業的指揮棒交給比他年輕20歲的黃循財。
在總統府舉行的交接儀式,黃循財宣誓就任總理,其他內閣成員和政務官也同時宣誓上任。整個儀式簡單而隆重,歡愉而莊重,是不少新加坡人期待的二十年一遇的歷史性時刻。
尚達曼總統致辭時形容,這個權力交班開啟我國歷史新篇章,是我國政治領導層又一次平穩有序的過渡。
新加坡再一次和平與平和的政治權力交班,也再一次引起世界的注意。新加坡能做到的,在大多數國家看來仍是一項奢求。

由四名本地年輕歌手獻唱的「The Road Ahead」,於冠病疫情籠罩期間創作。黃循財總理曾公開表示,這是他最喜歡的國慶主題曲之一。(視頻截圖)
就職儀式進入尾聲時,四名本地年輕歌手出場演唱「The Road Ahead」(意為前方的路),與黃總理的演講精神兩相呼應。
這是2021年國慶主題曲,當時我國還在對抗冠病疫情。嚴重的疫情階段剛剛過去,國人對疫情卻餘悸猶存,普遍感到前路茫茫,疫後復甦之路能能走多快多遠都是個疑問。
「無論前路如何,我們曾經做到,也必將再次成功」,歌詞在於鼓勵人心,化悲觀為樂觀,積極昂首未來。我國過去、現在和未來所展現的決心與毅力,是新加坡人克服危機應付未來挑戰的精神。
不少人在電視前或電腦前可以感受到現場觀禮的900名來自各界的新加坡人的心情激動,給黃循財的領導不小的鼓勵和打氣。
黃循財總理的演講有三大可喜之處:
一是,在英語之外、他以馬來語和華語演講。華語流利平順,沒有吃螺絲,看得出他過去兩三年惡補華文華語加倍努力,取得了顯著回報。其實,從他的公開演講和電視座談上的表現,可見他不斷進步,華文華語顯然不是一個障礙。他為新一代年輕國人立下了一個好榜樣,他從小沒有學習華語的家庭環境,父母親從馬來半島的怡保移民來新之前讀的是馬來語和英語。

黃循財在就職儀式上,以馬來語、華語和英語發表演講。(聯合早報)
看黃總理講華語的淡定自若,誰還好意思說學華文華語困難?
從他的就任演說,我們可以樂觀地期待他今年的首個國慶群眾大會,也會延續傳統,以三種語言發表演講。我們也樂觀期待,第四代領導人能夠持續我國的雙語教育,說服更多人熱愛自己的母語和族群文化。
二是,生於1972年的黃循財說,這次的接棒不僅是領導團隊的交替,也是一次世代的交替。
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見證了推動我國邁向成功之路的價值觀——廉潔、唯才是用、多元種族主義、正義和平等。他們也受益於開國元勛為新加坡的生存制定的、富有想像力的政策。
而受這些特有經歷的形塑,第四代班子的領導風格會有別於前幾代人,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繼續放膽思考,放遠目光。因此,他特別向30和40多歲的年輕人發出邀請,鼓勵他們挺身而出,參與建國大業。
在英語演講中,他為自己定下了明確的目標:排除萬難,維護新加坡這個奇蹟;帶領我國登上更高峰;成為所有人希望和團結的榜樣。

黃循財在就職演講中說,自己的目標是維護新加坡這個奇蹟,帶領新加坡登上更高峰。(海峽時報)
語氣親切,情理俱佳,黃總理傳達出樂觀積極的可喜信息。
三是,他說我國已從第三世界跨越至第一世界,接下來進入的是一個無人涉足的全新領域。
新加坡在多個領域領先世界,創立典範,幾乎是「樣樣第一」,今後的發展不再是以哪一個國家作為我們追求和努力的目標。黃總理為未來發展策略透露出新的思維,可期待新加坡找到新的發展動力。
大膽想像而又腳踏實地,黃總理表現出更大的自信和勇氣,是可喜的現象。

黃循財總理在宣誓就職儀式結束後,到林邦區同居民見面,接受居民的祝賀。(聯合早報)
在儀式過後,黃總理攜夫人趕到他服務了10年的選區馬西嶺-油池集選區的林邦區會見興奮莫名,等著迎接他的數百選民。
他的選區選民為他感到驕傲,這是一種「與有榮焉」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黃循財不是選區的總理,也不是海南人的總理,大家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