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個多元民族的國家。一般來說,這樣的國家要特別注重民族和諧。然而坡島就很二般了,敢給種族貼標籤!這不是「搞事情」嘛?!

圖片來源於新加坡本地媒體
其實,只要關係好,嘛事兒都能搞。坡島敢這樣做,就是因為民族關係真心和諧~
01
新加坡四大種族
新加坡的四大種族,
指的是華族、馬來族、印度族...
和其他種族!
其他種族,就是除了三大種族
之外的其他族群,本文就不多做解釋。
華族
根據《2017年人口簡報》,華族人口占到全國人口的76.1%,比重超出四分之三。灰常強勢,有木有?
新加坡大多數華族人來自福建和廣東。當年為了逃離家鄉困苦的環境,遠涉南洋。有些淪為苦力,更有不少表現出政治和商業上的天賦。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華族還有一分支,頗具東南亞色彩,叫做土生華人(也叫「峇峇娘惹」)。指的是古代中國移民與當地馬來族人聯姻產生的後代,男性為峇峇,女性為娘惹。
馬來族
馬來族人占坡島總人口的15.0%,是當之無愧的第二大種族了。最早到坡的馬來族人大多來自於周邊地區,像是馬來半島啦,印尼群島中的爪哇島之類的。

新加坡馬來族人祖籍來源
新加坡的馬來族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語言接近馬來半島人民講的馬來語。
氮素,紅領巾去印尼巴淡島玩的時候,用馬來語和印尼人交流完全無障礙。馬來語和印尼語,大概就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差別吧!

新加坡現任總統哈莉瑪·雅各布
印度族
坡島第三大種族,就是印度族啦,占比7.4%。和我們華族一樣,也是個全球各地哪兒哪兒都有的民族。但新加坡對印度族的定義,跟哪兒哪兒都不一樣。

新加坡印度族人祖籍來源
新加坡印度族人包括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的南亞族群。 通常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來自印度次大陸的勞工移民的後裔。

新加坡第六任總統 塞拉潘·拉馬·納丹
02
四大族群重要節日
華族新年
農曆新年,是華族最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了。貼春聯,包紅包,一家人吃頓團圓飯,到牛車水看舞龍舞獅,在觀音廟上炷香,金桔盆栽上點綴鮮紅的絲帶。

新年期間的牛車水
土生華人的「吃穿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像是香料、椰漿多多放的娘惹菜,還有土生華人女性會在正式場合穿的「卡巴雅」服飾。

馬來族開齋節
馬來族人最主要的節日是開齋節,在新加坡叫做「Hari Raya Puasa」,標誌著齋月的結束。吃瓜群眾看來就是,他們能好好吃飯啦!
不少新加坡馬來家庭會穿上顏色一致的家庭服裝,到教堂禱告。結束後,去父母、親戚、朋友家裡走動走動,享用節日大餐。

他們的主打美食是椰漿飯(用椰漿和香蘭葉烹煮的香米飯)和馬來撈麵(以辣味肉汁調味的黃色麵條),也是坡島著名的招牌街邊美食。

屠妖節
屠妖節也叫萬燈節,是興都教徒慶祝正義擊敗邪惡、光明戰勝黑暗的日子。新加坡的興都教家庭會點起溫暖的油燈,進行禱告。

如果渴望成為慶典中的一分子,小印度 (Little India)是再好不過的地方了。這裡的Deepavali Fastival Village,你可以看到金燦燦的黃金和寶石、色彩絢麗的刺繡紗麗服,還有金盞花、玫瑰和茉莉被編織成一簇簇花環。
還能畫上一個印度彩繪hannah,或者在附近的餐廳吃上一頓美味的咖喱和印度飛餅,再來上一杯拉茶,完美!

03
民族祥和,怎麼做到的?
各個族群有獨特的文化,各個族群的文化在新加坡都能得到重視。即使偶爾發生些文化衝突,也會讓人覺得很有新鮮感。
其實這麼和諧的種族環境,並非理所當然。這與坡島的政策有著大大滴關係。
教育:教育部為鼓勵國人學習東南亞地區的語言,發放獎學金。

信息來源於新加坡教育部
住房:民族融合政策(EIP)要確保組屋的各族群人口比例與全國水平相當。

信息來源於新加坡建屋局
政治:政府決定把總統選舉保留給特定族群參加。這能讓各族群覺得無需放棄他們所珍惜的文化和語言。

信息來源於新加坡本地媒體
節日:各個族群重要的節日,都有放假!
來新加坡後,
你的種族觀和文化觀,
有木有曾經因某件事碎了一地捏?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反正新加坡,讓我重新認識了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