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保健促進局與高等教育學府合作推行朋輩支援計劃(Peer Support Programme),由保健促進局為學生提供資源和培訓,讓他們能發揮互助和支援他人的作用。
在這項計劃下,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等高等教育學府的學生會上兩天的培訓課,學習朋輩支援技術,包括如何抱持同理心傾聽他人的心聲,也要懂得一些常見心理疾病,以及如何消除人們對心理疾病的負面既定印象等。
年輕人因課業和生活壓力而可能患有心理疾病,卻不知向誰求助。過去一年多,約1500名高等教育學府的學生接受培訓,學習辨識心理疾病症狀,確保隨時可為身邊的同學友人伸出援手。
但學生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因此培訓課會教導他們在必要時鼓勵同學朋友通過其他管道尋得專業援助,或轉介給專業輔導員。學生也會學習一些保護自己心理狀態的方法,以免在支援他人的過程中反而自己受影響。
保健促進局下來會制定更多宣導材料,讓學生掌握更多與朋輩支援相關的貼士和知識,也會舉辦複習課程讓已受訓的學生有機會溫故知新,加深他們對這些技能和知識的認識。
保健促進局預防保健計劃署署長沈明坤指出,在當局推行計劃之前,有些高等教育學府其實已有朋輩支援的框架,為學生提供類似培訓。保健促進局因此與這些學府合作聯辦活動,鼓勵更多人加入計劃。
其他高等教育學府沒有強制被要求推行這項計劃,但沈明坤說,當局仍鼓勵這些學府制定一套朋輩支援框架,確保學生能扮演這類角色。他指出,參與計劃的學生普遍認同培訓課程內容的用處,也因身體力行幫助了同學朋友而很有滿足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