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 創「新」不竭,擁抱新加坡

2021年10月29日   •   5130次閱讀

開放、穩定、兼容並包的新加坡持續鞏固全球商業樞紐地位。

「我們不產一滴原油,卻是全世界第三大的煉油中心;如大家以為只有工業大國才可能生產汽車,我們卻在去年獲得了現代汽車的青睞;網際網路企業多發家於人口基數大的國家,比如中國和美國,但是新加坡現在也是網際網路企業的聚集地……只要是有國際市場抱負的,新加坡都可能提供優勢的地方。」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簡稱經發局 EDB)大中華區副司長劉晉榮曾分享道。

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咽喉,新加坡4個小時之內可以到達東南亞所有的主要城市。新加坡統計局2020年的數據顯示,在25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居民中, 超過30%的最高學歷為大學及以上;超過45%的新加坡居民的最高學歷為專科文憑或專業資質,人才英文流利,溝通成本低。

作為優質出海目的地,新加坡長期積極進取,在疫情的挑戰下保持穩定開放,構建充滿活力的創業生態,打造了有目共睹的獨特優勢。

一、保持穩定開放,促進跨境溝通

儘管面臨疫情干擾,新加坡在2020年依然吸引了172億新元的固定資產投資,經濟成果亮眼,也展現了投資者對新加坡的篤定信心。與此同時,新加坡推出許多創新措施,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保持開放的心態來推動商業的溝通與交流,一如既往扶持企業發展,助力經濟增長。

攜手抗疫保障安全

新加坡有超八成的疫苗接種率、鼓勵各行各業維持場所乾淨衛生的 SG Clean 運動、清潔機器人和紅外傳感等酒店機場科技應用等,為疫情下的商業溝通打造安全放心的環境。

推動與中國的溝通

新加坡對疫情安全國家單邊開放。早在2020年6月,新加坡即向中國開設綠色通道。2020年11月起,新加坡解除了對中國的邊境限制,中國旅客可來新加坡正常旅遊,檢測呈陰性的旅客抵境後無須隔離。

保持對世界的開放

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新加坡致力於減少旅行阻礙。例如新加坡與汶萊、德國開通了「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此外,新加坡積極舉辦虛擬現實混合會議/展覽會等,為全球商務人士帶來更好的遠程會議體驗。近期,新加坡還陸續宣布與九個國家約定了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Vaccinated Travel Lane, 簡稱VTL),其中包括美國、英國、韓國、丹麥、加拿大、法國、義大利等國家。

打造親商的政策生態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推出了起步公司稅收優惠計劃,為新成立的公司提供稅務減免。2020年疫情期間,企業發展局扶持的企業達15,300個,相比2019年增加了54%, 預料將為新加坡經濟帶來184億元的附加值。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表示,政府會繼續協助企業提升能力和轉型,以抓緊疫情後的新機遇。

二、搭建創業生態,支持外商落地

新加坡營商環境優越,對外商投資給予完全國民待遇,匯聚了全球的優秀企業。目前僅中資企業在新加坡註冊登記即超過6,000家,經營範圍涵蓋貿易、金融、航運、基礎設施、物流、房地產等多個行業。

營商生態優越,吸引全球企業

新加坡營商便利度極高。在新加坡開一家公司平均只需要1.5天,與東協其他國家20%-30%的企業所得稅相比,新加坡企業所得稅僅為17%,還對新公司有一定稅務優惠。

新加坡努力打造跨國公司全球總部和研發中心,提供企業研究獎勵計劃與總部計劃,給予一定稅收優惠 。46%的全球100強公司已經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59%的科技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了區域總部 。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騰訊、愛奇藝等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扎堆新加坡設立總部。

經發局 EDB 作為新加坡官方投資促進機構,也積極協助國際企業出海落地新加坡。經發局 EDB 可以幫助企業了解新加坡商業環境信息,與潛在的合作夥伴牽線搭橋,並協助企業了解政府政策。一些成功出海新加坡、打入東南亞區域市場的企業也分享了經發局 EDB 在他們出海過程中的支持。

「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經發局 EDB 帶領我們去參觀信息化行業供應商或者企業,這些企業與我們分享了他們的管理模式。甚至找辦公室地址,EDB 也給我們很專業的方向。那時候我感覺到,政府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問題。」用友 Yonyou(B2B 軟體企業)創始人陳崑表示。

「在和經發局 EDB 的幾次溝通當中,他們給到了很多建議,在成立公司時便很順利。」領益智造(製造企業)CTO 徐志文博士感言。

「我們非常感謝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一直以來對我們的大力支持,並期待著在該地區再創輝煌,並在全球半導體行業實現持續增長。」格羅方德(先進位造企業)新加坡業務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 KC Ang 先生表示。

鼓勵重點產業,政策推陳出新

多元蓬勃的商業創新生態為科創和智造企業提供紮根新加坡的基礎。人工智慧、醫療健康、金融科技、智能製造等產業在新加坡頗受歡迎。例如,商湯科技在新加坡設立人工智慧中心,平安好醫生牽手 Grab 共同開拓東南亞市場,同盾科技在新加坡建立國際總部,未來機器人也在新加坡開展業務。

推陳出新的扶持政策也不斷提升全球企業對新加坡的信心。以制(智)造業為例,在2020年新加坡 GDP 中,制(智)造業占據22%的比重,一直被譽為新加坡的「國之重器」。在2021年初,新加坡推出了製造業2030願景,旨在大力推動該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與國家實現智慧轉型。在此基礎上,新加坡創新性地推出「新加坡+1」戰略。製造企業可以利用新加坡的地理優勢、人才資源等,將新加坡作為企業在東南亞的「控制塔」,承擔總部、物流中心、研發中心以及結算中心的功能,同時結合東南亞其他國家的生產和成本優勢,實現1+1>2的效應。

三、構建面向未來、充滿活力的創新氛圍

新加坡的創新實力有目共睹。在2020年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創新指數中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八;2020年 IMD 智慧城市指數中排名全球第一;2021年彭博創新指數排名全球第二。

欣欣向榮的初創生態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頂尖科創公司帶著大量資金和技術落地新加坡。2016年到2020年間,2/3的東南亞風投資金聚集在此。全球100家頂尖科技公司中,多達80家公司已經在新加坡運營業務。4000餘家初創科技企業在新加坡落腳,初創科技企業資金達到210億美元。

新加坡是東南亞當之無愧的獨角獸熱土。即使在世界經濟面臨巨大不確定性的2021年,新加坡依然逆勢誕生了數個新的「獨角獸」——智慧財產權信息軟體商智慧芽、汽車銷售平台 Carro 、跨境匯款平台 NIUM 以及線上交易市場 Carousell。東南亞現有的近四十家「獨角獸」公司中有超過半數的公司都與新加坡有關,包括冬海集團和電競椅公司聖臨(Secretlab)等業者,都是能為國際市場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的新一代公司代表。

「這些都反映出新加坡的經濟優勢。我們具備良好宏觀條件,不僅能幫助本地企業蓬勃發展,也讓海外公司在新加坡立足,為整個區域提供服務。」 時任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長陳振聲曾說道。

疫情以來,新加坡從資金支持、業務平台、本地生態、人才流通拓展等各個方面,創造了一個持續繁榮、不斷擴展的創新生態圈,連接越來越多的全球科技力量,成為東南亞、亞太乃至全球的重要科技創新基地。

助力上游基礎研發

新加坡推出「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劃」,準備在未來五年投入250億新幣,持續強化和深化新加坡的創新與研發能力。該計劃是新加坡30年來最大科研撥款,將助力4個重點領域(大健康,綠色發展,製造與貿易和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建立強大的科研儲備。

扶持創新商業轉化

新加坡政府積極組織各種面向全球的活動,例如新加坡科技創新周(Singapore Week of Innovation & TeCHology,SWITCH),讓初創企業有機會向潛在客戶、投資者和員工展示其解決方案。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管理局也推出開放創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簡稱 OIP)、新加坡認證計劃(Accreditation@SG)以及 SG:D SPARK 計劃,為科技企業商業化落地提供平台和資源。OIP 集合了企業和政府的需求,讓科技企業有機會與業界及其他技術提供商就多學科和複雜問題展開合作創新;新加坡認證計劃則助力企業贏得與政府機構和大型企業的合同;SG:D SPARK 認證計劃類似初創加速器,針對高潛能的新創企業,提供資訊、法務、傳播、市場營銷和技術等方面的幫助,通過該認證計劃的企業可以獲得當地政府和本土企業的優先考量。海外初創企業還可應用全球創新聯盟(Global Innovation Alliance,簡稱GIA)加強與新加坡創新生態系統的聯繫,尋找合作夥伴和商機。

打造本地創業生態

新加坡同樣重視對本地初創企業的支持,例如「起新—先鋒(Startup SG)」為創業者及初創公司提供一個平台,由此獲得本地資源的支持,並能連接到全球創業網絡。新加坡創新機構(SGInnovate)則專注於發揮新加坡人才的創業潛力。與創始人合作並沿用新加坡的科學和深科技研究,幫助早期項目完成設想、創建並擴張到全球。新加坡作為眾多跨國企業的區域或國際總部。對所有企業而言,高密度的總部聚集既是夥伴網絡,也是潛在客戶。

加強科技人才流通

為增加企業招募核心科技人才的便利,經發局EDB聯合其他新加坡政府機關推出了Tech@SG 計劃,幫助快速發展的公司獲得在新加坡和該地區發展所需的關鍵人才。Tech.Pass 則是面向科技人才的准證,則允許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科技企業家、領導者或技術專家來新加坡進行前沿和顛覆性創新。

四、出海新加坡是企業全球化的首選之策

「作為區域內相較發達的經濟體及本身物理的瓶頸因素,新加坡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對於勞動密集型企業可能沒有相對優勢。但是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可以突破天生因素束縛的方案,保持貝佐斯所說的 Day1 精神。相信沒有永遠的絕對。」經發局 EDB 大中華區副司長劉晉榮曾分享道,「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會一如既往、不遺餘力地打造開放、親商的生態,最終,新加坡將會成為賦能企業、實現海外創新發展模式、擁抱區域甚至全球賽道的首選之地。」

現如今,全球前十大收益最高的藥物,其中四種在新加坡生產;世界上每十個集成電路晶片中,就有一個是在新加坡製造、組裝或測試的;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外匯交易市場和第六大財富管理中心,新加坡的金融實力也毋庸置疑。

一直以來,新加坡提供的是穩定、開放、與世界緊密連結的平台。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跨國財團,都在新加坡有一席之地——所有胸懷天下的企業都可以加入這個生態。在諸多政策扶持和科技優勢的利好因素下,新加坡將無懼疫情風險,繼續鞏固優勢地位,為企業通往東南亞,亞太以至全球化擴張的助推力量。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669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472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