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七月,人們在街邊祭祀。(海峽時報)
作者 許耀泉
不瞞大家說,紅螞蟻小時候,還挺喜歡家裡煙霧瀰漫的那幾天。
別誤會,我們家沒搞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而是媽媽逢年過節都會燒起大香,再端出各式燒味祭拜神明,紅螞蟻這個小吃貨也就有口福了。
到了農曆七月初一,不只要燒香,還要幫媽媽提著兩大袋的紙元寶,到我們住的組屋樓下燒給路過的「好兄弟」。當時的紅螞蟻懵懵懂懂,只知道幾天後舉行的中元普渡會還會派發福物,嘿嘿,又有得吃了。
一眨眼過了三十多年,紅螞蟻發現:中元節根本不是孩子們放飛自己大快朵頤的節日,不是所有人聞到焚燒祭品的煙味都會暗中竊喜,當年還只是善變難測的氣候娘娘現在到處給人苦頭吃,越來越不好惹。
氣候變化不是笑話,當傳統習俗遇上環保意識,我們或許該思考哪個更重要了。
佛教道教代表:少量燒冥紙,表心意就好
紅螞蟻上個星期給大家介紹過焚燒冥紙規範行動聯盟,這個聯盟成立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焚燒冥紙多年來引起了不少社會問題,甚至鄰居之間的糾紛。

焚燒冥紙多年來為好些人造成了困擾。(海峽時報)
明天就是農曆七月初一。
《聯合早報》(28日)刊登了新加坡道教總會祈禱小組組長陳賢達道長,以及地藏林住持兼新加坡佛教總會教育組主任釋有維法師的訪問,釐清民眾對祭拜焚燒冥紙習俗存在的誤區。
這裡和大家分享陳賢達道長和釋有維法師的一些看法:
1. 多燒冥紙不等於更多福報,冥紙少量焚燒表心意就好,心誠則靈;
2. 佛教和道教都沒有拋撒冥紙的做法;
3. 供品不必放置太久,祭品燒完了就可以清理掉。
紅螞蟻尤其贊同第一點。
目前市面上的冥鈔,每張上面印著長長一串零,面值大得驚人。再加上現代人燒給祖先的大洋房大汽車,說不定另一個世界的金融體系早已崩潰、通膨失控、貧富懸殊嚴重超乎想像,而這都是我們這些陽間的小屁孩惹出來的禍。

本地超市網站上售賣的一千億元冥鈔。(截圖)
然而,說笑歸說笑,大量焚燒冥紙和沒有及時清理的供品確實會污染環境。在新加坡這樣一個人口密度高,而且四大種族一起居住的社會,也會給其他人造成困擾。因此,有必要規範我們的傳統習俗,為他人著想,還大家一個整潔的環境。
紅螞蟻再弱弱地補充一句:其實,在這個人手一機的社交媒體時代,「好兄弟」還是「好鄰居」哪個更可怕,還有待商榷......
未來要包紅包 未必能用新鈔
除了中元節,農曆新年也是另一個讓母親起早燒香的節日。
說到過年,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拿紅包,這點紅螞蟻也不例外。紅包內包了多少錢,反正當時年紀小沒有概念,也都不是很在意,反而覺得新鈔的那份光鮮亮麗格外吸引人。
用新鈔包紅包是為了象徵新年新氣象,上網一查,似乎多數華人地區都有這個習俗。

華人一般用新鈔包紅包,但許多新鈔使用了一次後都歸還給金融管理局,使這個習俗無形中造成浪費。(新報)
但問題來了:負責印製新鈔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每年為了農曆新年和其他節日增印大約一億張新鈔,過後卻不得不銷毀數百萬張新鈔。
據《海峽時報》報道,金管局局長孟文能在該局2022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的記者會上就指出:
每年為了應付節慶需求印製新鈔的碳排放量,相當於為430間四房式政府組屋供應一年能源所排放的碳。
金管局將逐漸減少印發新鈔,並與印鈔廠合作,減低印鈔對環境的影響。
金管局在這方面的努力,目標是「為金管局不再為應付節慶需求而印製新鈔的可持續未來鋪路。」
換句話說,未來還要用新鈔包紅包,恐怕有點難度了。農曆新年會不會因此變了樣?
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不通過各種方式減少碳排放,對抗全球暖化,別說過年,我們將來還能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下去嗎?
當習俗遇上環保,還真有點秀才遇到兵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