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新加坡遭受非議的關鍵是獨立性的問題。新加坡作為美國在東南亞選定的戰略支柱,一度選擇忠實的為美國的霸權主義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務。
新加坡看似是一個華人國家,其實卻是「黃皮白心」。甚至有人認為,新加坡政府心甘情願地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代理人,沒有國家的獨立性,更甚至是連最起碼的尊嚴都不要。
還有,關於新加坡司法的獨立性也曾一度遭到很多非議。
例如,儘管新加坡於1965年宣告獨立,但是直到1993年11月頒布《英國法適用法令》之前,新加坡的法律糾紛都可以上訴到英國上議院。
在獨立後的28年時間裡,新加坡的司法終審權都一直掌握在英國手中。其實,一直到現在新加坡的司法審判活動,仍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國的影響。

五、結束語
新加坡繁榮的背後,也確實存在很多的爭議。但是,新加坡政府在確實是在把美軍「請」進來的過程中,獲得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利益,繼而憑藉著美國的大力扶持,把新加坡推向了繁榮。
有些人會認為,不管怎樣新加坡人民在新加坡政府的帶領下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這就是新加坡政府的成功之處。
但也有人會覺得,嗟來之食不可食,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以喪失國家獨立性的手段,獲取的經濟上的發展繁榮,其所獲得的利益與喪失的國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雖然眾說紛紜,但公道自在人心。至今猶記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細思可知,這首古詩所意指的,不就是古人的智慧給出的基於「民生」的考量嗎?無論怎樣,新加坡人民的生活與發展,這才是新加坡政府決策的核心衡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