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新年公共假日期間,新加坡許多診所沒有營業,公眾得等公假結束後才能看診,這相信是導致新增冠病病例連續兩天破萬起的主要原因。
《聯合早報》報道,受訪專家認為,確診人數雖然多,不過患重症者數目仍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公眾無須過於緊張。
新加坡周五(2月4日)公布的冠病確診病例達1萬3208起,是疫情暴發兩年多來首次超過1萬起,比星期四的4297起多出超過兩倍。周六的新增病例回落至1萬零390起。
不過,受訪的傳染病專家一致認為,由奧密克戎變種毒株帶動的這波疫情雖然還處於上坡趨勢,但是前天確診人數暴增的主因,相信是假期期間積壓了許多病例。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解釋,本月1日和2日是大年初一、初二,多數診所都沒有營業,因此公眾一般會等到3日才去看醫生。衛生部公布的每日數據是截至當天中午,也就是說3日下午和4日上午的病例都會反映在4日晚上的數據。
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說:「還有一個可能是,一些人忌諱過年看醫生覺得不吉利,一直拖到初三才去看診,所以這1萬3000多起病例,應該要除以三四天比較準確。」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副教授同意說:「雖然這波疫情還在上升中,可是前天的數據屬於『異常情況』(outlier),無須過度解讀。」
由於奧密克戎傳播力更強,衛生部早前估計,病例數目每天可達至少1萬至1萬5000起。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財政部長黃循財也曾說,每日新病例甚至可達2萬至2萬5000起。
淡馬亞認為,新加坡病例尚未到達政府預測的頂峰,因為周五的數據包括了公假積壓的病例。梁浩楠則預測,病例會先回落,之後再逐漸攀升到政府推算的數目。
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方案聯合主任林方源副教授認為,大家聚會的次數早在春節開始前就增加了,病例上升是預料中的事。不是每名病患都會去看醫生,因此社區中的實際病例數目可能比每日通報的確診人數高出三至五倍。
他指出,若說實際感染人數有三五萬人,而根據前天的數據,只有96人需要輸氧,15人在加護病房,意味著患重症的機率是非常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病例上升未必是件壞事,因為研究顯示注射追加劑之後感染冠病,個人免疫力會大大提高,進而提高群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