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國十五年後,我連夜將18歲的女兒送往新加坡

2023年01月31日   •   3萬次閱讀

2007年,經過幾年準備,通過技術移民,費勁一番折騰,王華先生(化名)終於拿到了美國的綠卡,移民到了美國,成為美國的永久住民。

1 one 實現美國夢

實現了自己的美國夢,15年來,成為他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表面,背後的心酸與辛苦,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王華先生是高中畢業生,原生家庭背景貧窮,根本沒有條件提供他上大學,更何況當時王華先生也因為高考失利,並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

為了支持家裡,高中畢業後,他就進入社會工作,並且來到了當時經濟飛速發展的深圳。

一開始在深圳,他的求職並不順利。後來在一次偶然機會下,比起其他人,他相對比較好的英語能力,讓他得到了在外貿公司工作的機會。

在外貿公司工作的時間裡,他接觸到了許多歐美的客戶,從他們口中,了解到了美國的自由,平等,美國夢。

當年與他在一起的工作同事,在做了幾年工作後,移民到了美國。

移民的種子在王華心中紮根,後來因為他的工作負責,並且與美國的大客戶保持友好的來往。

大客戶邀請他去美國工作,並且能夠協助他申請綠卡,借著這個機會,王華先生通過職業移民到了美國。

當時他已經在國內結婚,並且女兒已經3歲了。妻子作為全職家庭主婦,照顧父母以及3歲的女兒。

初到美國的王華先生,原本打算等自己站穩腳跟後,賺了錢買了房,就將妻女以及父母都接過來享福。

2 Two 危機重重 面臨新困境

只是沒想到還不到一年,剛熟悉美國基本生活的王華,就遇到了08年的金融危機。

那場危機之下,他們公司深受影響接近破產,他也失去了這份工作。

學歷不高,在美國工作經驗不多,並且是一個外國人的身份,讓他找新工作的時候四處碰壁。

沒有錢付房租,被房東攆走,卻不能讓國內的家人擔憂,他只能對他們說沒事。

當時因為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性金融危機,讓王華失去工作的同時,也看到了與其他人眼中不一樣的機會。

他認為當時房地產市場雖然倒塌,深受重創,但金融危機過後,房地產一定會觸底反彈,到時候各國在美國買房的需求一定會更高。

他買不起房,但是可以成為職業房地產經紀人。行業蕭條的時候,就是他學習的時間。

所以他在打零工的時候,一邊學習課程,從0到1,一點一點啃那些生澀的知識。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完成6門學科、180小時的課堂學習,其中包括現代房地產學,當地州房地產法、代理法、合同法,房地產金融學等內容。

學校課程完成後,通過全國和地區的考試合格後,再通過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背景調查,簽約經紀人公司才頒發銷售執照。

擁有了房地產銷售執照之後,他成為了房產中介公司的一員,服務美國內外的用戶。

IN THE GARDEN

當時,沒有背景和人脈的他,半年沒有做成一單。但漸漸地,房地產市場恢復了,他的專業與服務,對市場的預測,讓他積累了第一批客戶。

工作4年後,他拿到了職業經紀人資格(房地產經理人執照),在美國逐漸站穩了腳跟,貸款買了自己的房子。

第5年,他將妻子與女兒接到美國生活,妻子體貼王華的辛苦,也不甘落後,學習英語。

也與丈夫一樣選擇成為房產經紀人,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隨著時間流逝,他們一家子的生活也逐漸穩定了下來,女兒也在美國接受了基礎教育。

雖然王華先生想將父母也接到美國一起住,不過兩位老人年紀大了,對美國人生地不熟,生活方式差異很大,而且也沒有精力再學習英文跟外界交流。

老人還是喜歡在國內小鎮上安度晚年,但是離得遠,總有顧不上的時候。

幾年前王華先生的母親不慎摔倒,遠在千里之外的他們,未能第一時間趕回家。

好在他母親後來沒有大事,但王華先生卻有了新的考量。他費勁心思,就是希望一家人能夠生活美滿,但無人在父母身邊照顧,他心底總是有愧疚。

但也不能放棄在美國打拚十幾年的事業,這種矛盾心理,在疫情開始後,越發變得明顯。

因為疫情,回國變得異常困難,父母年紀更大了,雖然他們嘴上說著沒事,不用擔心他們,不過二老落寞的身影總是讓他的愧疚更多。

在美國生活了這麼多年,享受美國的一些福利之外,也要承受一些歧視。

美國人看起來對人很文明,但文明中總有一種冰冷的東西,把你阻擋在外。那種東西就像空氣一樣,你看不到,但能感覺得到。

美國黑人歌手在自己的歌中慫恿大家去搶劫華人,主流電視台主持人在唐人街採訪一個不懂英文的中國老太太,極盡嘲弄……這些事情的發生不全是偶然的,背後是積蓄已久的對華人或明或暗的歧視。

再比如槍擊案。這幾年,美國發生了許多校園槍擊案。讓他擔心的不是槍擊案本身,而是槍擊案背後隱藏的社會分裂的問題。

所以,平心而論,合法性、機會和平等——這些美國夢的美好承諾——在移民身上還遠遠沒有兌現。

在一項2020年開展的全球態度調查中,當被問到「是否出生在美國才是真正的美國人」,35%的美國人仍然回答:是。這也充分說明了移民和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之間不平等的現實。

雖然王華先生的女兒已經拿到了美國公民身份,但在她的學習過程中,還是受到了身為亞裔被歧視的待遇。

懂事的女兒在隱藏自己受過這些不公待遇,他身為父親卻不能為女兒解決困境的一大憾事。

王先生明白以自己女兒的成績,並不能達到進入美國最高學府的門檻。

還有一點,他知道女兒在美國繼續學下去,連最基本的中文讀寫聽說,都會完全忘記。

雖然他們生活在美國,但心中並沒有忘記祖國的優秀文化,根治在他們骨子裡的傳承是不會被磨滅。

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中心就是自己的歷史,這非常重要,如果自己祖先的歷史文化傳統都不知道,那就是中國文化的名言「數典忘祖」,做人不可以數典忘祖。

但王華先生知道,在美國,沒有使用中文的環境,就算他再怎麼強調,也阻止不了女兒對中文的逐漸遺忘。

諸多因素之下,王華先生經過一整夜的考慮,徵求女兒的同意後,決定將她送往新加坡。

3 Three 將女兒送往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是一個種族和文化的大熔爐。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占多數的國家。

而且施行雙語教育,英語為主,中文為輔,還擁有堪稱世界最安全國家稱號,這些都是子女遠遊,父母最關心的事情。

這一選擇,不僅能夠解決女兒的教育問題,還能讓女兒能夠方便快捷回去見爺爺奶奶,並且能夠很快融入新加坡的生活中。

王華先生坦言,在她女兒通過在新加坡學習後,如果她想在新加坡定居,留下來發展,他們一家也會非常尊重支持。

因為他非常看好新加坡的未來發展,新加坡作為全球第四大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外匯交易中心,第九大離岸貸款中心。強大的實力為每年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

並且根據新加坡有關部門統計,700多家跨國公司為畢業生提供廣闊的就業機會,新加坡的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8%,是海外留學生中最容易的就業國家。

新加坡的失業率在世界上是最低的,更重要的是沒有種族歧視,沒有排華因素,治安非常安全可靠,社會包容度強。

女兒能夠很快適應職場生活,更快發展,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這是每一個父母最殷切的期望。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063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