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畫派「四大天王」新加坡首次集展,一窺存世孤品良機

2019年06月13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從來沒有一個畫展能聚集這麼多名家的珍藏。

6月15日,畫展一共持續三個星期,到7月5日才結束。絕對是藝術愛好者的佳音。

出生於廣東揭陽的陳文希(1906-1992年)是「南洋畫派」的開山鼻祖之一, 想必大家對陳大師很熟悉。

他中學畢業後,考入上海美專,後轉校至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受教於潘天壽等名師。1928年與陳宗瑞等畫友合力創辦春陽繪畫社,並在汕頭、廣州、香港、上海等城市舉行個展。1937年,參與在南京舉行的中國第二屆全國美展,受到徐悲鴻賞識,同年,被英國畫室雜誌列入當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

1948年,陳文希遠道下南洋,先後任教於新加坡華僑中學(下文統一簡稱「華中」)、南洋美術專科學校(下文統一簡稱「南洋美專「)。陳文希立足傳統中國書畫之根,吸收西洋繪畫之精髓,成為融會貫通的藝術大師,被國際藝術界譽為「東方畢卡索」。他中西結合的畫風,奠定了他在國際藝壇上的地位,同時也是現代中國畫大師中的標杆。

1952年,在華中校長鄭安侖的鼓勵支持下,華中四位美術老師陳文希、劉抗、鍾泗濱、陳宗瑞,結伴到印尼峇厘島旅遊寫生創作。次年,四人在新加坡聯合舉辦轟動一時的「峇厘之旅作品展」,此後一種展現南洋地區社會風貌的藝術語言逐步形成——「南洋畫派」,奠定了他們「四大先驅畫家」的地位。

陳文希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的猿猴畫作,堪稱一絕。

「南洋畫派」的代表人物還有陳宗瑞、鍾泗濱、劉抗。

陳宗瑞(1910-1984年)是陳文希半個老鄉,也是潮汕人,出生於廣東汕頭的一個商賈之家。1931年於上海美專畢業後,他南下新加坡定居,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先後執教於端蒙、中正、華中、南洋美專、新加坡師資訓練學院,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培養不少藝術人才。

1952年,陳宗瑞與劉抗、鍾泗濱、陳文希等畫家到馬來亞東海岸寫生,並舉辦聯展,轟動一時。

劉抗(1911-2004)也是「南洋畫派」先驅作家之一。他出生於福建省永春縣,1917至1926年在馬來亞麻坡居住,1926年返回中國,到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求學,是世界藝術大師劉海粟的得意門生。1928至1933年留學法國巴黎研習美術。1933年返回上海。1937年移居馬來亞,同年娶陳人浩之妹為妻。1942年定居新加坡。1950年代,劉抗曾在華中教美術。

劉抗有個兒子十分有名,就是人稱「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的劉太格。

劉太格是新加坡「花園城市」和「居者有其屋」理念的實踐者。曾任建屋發展局(HDB)局長、市區重建局(URA)局長與總規劃師。他先後參與中國30多個城市的規劃設計,為中國帶來先進的設計理念和風格。他曾經把中國城市和新加坡的城市規劃比喻為西餐和炒飯。

他說:「中國城市規劃像是西餐式做法。一堆馬鈴薯、一堆菜,一堆肉,提倡的是功能分區。我的做法是炒飯,馬鈴薯、菜和肉都切小,我把新加坡炒成一碟飯,一個綜合性功能的環境。」

鍾泗濱1917年出生於福建廈門,1933年至1935年進修於廈門美術專科學校,1936年轉學到上海新華美術專科學校,主修西洋繪畫。1947年至1961年,他在南洋美專執教,期間於1948年也在華中兼職美術老師。

華中子弟對鍾泗濱的這幅《華中鐘樓》應該很熟悉。

當時著名的電影大亨陸運濤對鍾泗濱的作品青睞有佳,在其資助下,鍾泗濱於1961年開始全職作畫。鍾泗濱展出的作品,署名「鍾泗濱」的有些是他1952年前的作品,而之後的作品就是大多署名沒有「氵」部首的「鍾四賓」。

鍾泗濱的作品從寫實派轉變為現代派,為新加坡畫壇公認為東南亞一帶的新潮畫家。

值得一提的是,鍾泗濱的作品《曬鹹魚》連同陳文希的猿猴作品,印在新加坡「人像「系列50元鈔票背後。

上面說的是南洋畫派的「四大天王」。夠牛了吧?

然而,沒有最牛,只有更牛。

接下來,隆重出場的是…… 林學大。

林學大(1893-1963年)生於福建廈門,1915年畢業於省立福州高級師範學校藝術教育系。1923年9月1日,他和畫家黃燧弼和黃庚堂三人共同創辦了廈門美術學校,林學大任訓育主任。1930年代初,校名改為「廈門美術專科學校」(簡稱「廈門美專」)。

1936年,應華中之聘,林學大離開廈門南來新加坡,在華中教導數學和美術。1938年創辦南洋美術專科學校(即今天之南洋藝術學院NAFA),獲推選為首任校長,兼任藝術教育系主任並教導水彩、油畫。

鼎鼎大名南洋藝術學院(NAFA)前身即是南洋美術專科學校(南洋美專)。圖源:NAFA官網。

南洋美專成為東南亞地區培育美術人才的重要搖籃,林學大功不可沒。創校之初,收納學生14名。面臨學校種種的問題,林學大堅毅面對,毫不退縮。1940年第一批畢業生終於誕生。之後,雖然南洋美專逐漸步上軌道,但在財務上總是入不敷出,林學大每周數天還去南洋女中和華中兼課,將所得薪俸津貼貼補南洋美專開支。

在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林學大說服了好幾位才華橫溢的畫家到南洋美專任教,當中包括鍾泗濱(1947年)、陳文希(1950年)、陳宗瑞(1951年)、張荔英(1954年),他們後來各自對南洋美專的學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他如李大白、施香沱等畫壇名家先後加入擔任導師,促使南洋美專發展日益壯大。

林學大享有「南洋美術之父」和「南洋美專之父」的美譽。南洋美專於1990年改名為「南洋藝術學院」。如今,在南洋藝術學院林學大展覽館門口,佇立著林學大的全身銅像,以資紀念和表揚他對藝壇的傑出貢獻。

可以說,如果沒有林學大創辦南洋美專,就沒有現在的新加坡美術。

聰明的讀者現在看出林學大與南洋畫派「四大天王」的一個共同點了吧?

對。他們都跟百年名校華中有關係。

今年適逢新加坡開埠200年,又值華中創校100年

華中董事部本次把林學大、陳文希、鍾泗濱、陳宗瑞、劉抗等華中老師及華中校友的珍品作一次概括性的展出,推出「華中世紀名家珍藏展」。參展的是31位華中美術老師及校友的100幅傑作,其中不乏鮮為人見、來之不易的存世孤品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這些珍品絕大多數為私人珍藏或機構珍藏,並非畫廊所收藏。換言之,並非市場上所能見

在微觀上,在這次畫展上可欣賞各個名家畫作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點;在宏觀上,則可一覽新加坡畫壇乃至社會的發展歷程,溫故而知新。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畫展,自有它獨特的意義。

華中董事部副董事長、前官委議員莊紹平是本次畫展籌委會主席、策展人,也是新加坡本地著名收藏家。其父莊右銘是新加坡一代儒商、教育家、書法家。新加坡中正中學校歌歌詞乃出於其手。

新加坡眼董事經理許振義博士是華中校友,也是本次畫展籌委會委員之一。

為保護這批文化瑰寶,華中董事部動用了三家專業修復公司,將這些多年被忽略的藝術品修復至最佳狀態,並得以長久妥善地保存。其中有兩幅大油畫,即盧衡《鐘樓側景》與鍾泗濱的《鐘樓》,修繕經歷四個月左右,過程複雜,工藝繁難。

華中向來注重「德智體群美」五育。當年華中聘用多位自中國南下的專業美術老師,提升了校園的美育素質。華中早年的四位美術老師——林學大、陳文希、劉抗、鍾泗濱、陳宗瑞——桃李滿天下,在各自的領域裡對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一代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包括華中四位文化獎得主——何和應、林友權、陳瑞獻、吳珉權。

本次展出的作品來自:

1/2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
震驚!這個沒有資源的"小紅點"憑什麼成功?副總理王瑞傑首次公開6大治國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閱讀
王乙康部長:許多民主國家寸步難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394次閱讀
南大vs國大碩士就業大揭秘:高薪背後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71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