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巴蒂從印尼返回新加坡找工作時,在樟宜機場被逮捕;
從此,巴蒂開啟了魔幻人生,走上了「巴蒂打官司」的路。
2016年12月3日和4日,以及2017年5月29日,巴蒂錄口供。她說印尼語,但現場沒有提供翻譯;
2017年8月,巴蒂被控四項偷竊罪,並於2018年4月23日開始面對審訊;
2017年10月,巴蒂向人力部舉報,被派往廖文龍的家非法工作;
關於這件事,人力部在2018年5月完成調查,但結果卻僅僅是「警告」(issued a caution)廖文良妻子,和勸誡廖文龍。人力部還宣稱,依據所得理據,發出上述警告,也符合相似個案的做法。
2019年3月20日芭蒂被判罪名成立,被判坐牢26個月。法官Olivia Low表示,芭蒂在廖文良家工作多年,廖文良和司機Robin沒有理由要串謀誣告芭蒂;
當時的輿論風向清一色的偏向廖家,巴蒂被輿論痛批見錢眼開、一無是處。

2019年11月,巴蒂不服判決結果,通過義務律師阿尼爾向高等法庭提出上訴。
2020年9月4日,法官陳成安推翻了之前的判決,他表示,由於存在「不正當動機」,對巴蒂的判決是「不安全的」,控方也無法排除合理懷疑。
「有理由相信,廖文良知道女傭不滿後,採取先發制人第一步,即突然終止她的僱傭合約,也沒有給她足夠的時間收拾行李,以此希望她沒有時間向人力部投訴。……當芭蒂表示要投訴後,廖文良隨即報警以確保她不會再回來本地。」
法官陳成安如是說道。
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一個呼之欲出的真相:一切都是因為廖家害怕讓女傭非法工作一事東窗事發,惡人先告狀,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罷了。
雖然巴蒂最終獲得清白,但這一案件依然引發了人們對新加坡司法公正的質疑。
那些證據和重重的疑點先不用說,對女傭的誣告幾乎成功,廖家憑什麼這麼猖狂?

新加坡的制度一直以來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都是公平公正的。但從巴蒂的事件上看,享有特權的富人精英依然可以欺凌窮人、按自己的一套規則行事。
新加坡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法學教授Eugene Tan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表示:
「警方的調查方式非常令人擔憂,而地區法官似乎已經預先判斷了這個案件,沒有指出警察和檢察官的不足之處。這起案件中明顯的系統性失誤引起了公眾的不安。 很多人心裡都在想: 如果我處在她的位置會怎樣?我會得到公正的調查……和公正的判決嗎?」
廖家的女傭案風波也使更多人直接去廖文良就職的樟宜機場社交帳號下留言,聲討廖家:

迫於輿論壓力,廖文良已從樟宜機場集團董事長的職位上提前退休,並表示「不希望自己的當前狀況分散注意力」。此外,他還退出了其他幾家公司的高級職務。
但這有什麼用?
對於富豪來說,失去的可能只是名望、職務,他依然是富豪。但對女傭巴蒂來說,過去四年因打官司滯留新加坡所蒙受的收入損失約為數萬新幣,可能是她全家一年甚至幾年的生活費。
這份損失,誰來賠償?她因此浪費的四年時光,誰來賠償?
遇上這樣的僱主,巴蒂是不幸的。最終可以沉冤得雪,巴蒂又是幸運的。
在這段時間裡,一直為外勞發聲的情義之家,在她走投無路時收留了她。推翻國家法院的判決,改判她無罪的陳成安大法官和身體力行,不畏權勢,只為正義的律師阿尼爾為她爭取到了正義。

但如果沒有碰到這些正義之士呢?難道巴蒂就要帶著一身冤屈去坐牢?
新加坡評論員Donald Low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新加坡政府不能滿足新加坡人對「更大的問責和系統公平」的要求,就可能導致人們產生「精英階層將自身利益置於社會利益之上」的看法。
女傭巴蒂案,扯下的是弄權者的遮羞布。巴蒂的勝利是值得慶幸的,但這份慶幸本身,就是悲哀的。
2020年9月8日,巴蒂被判無罪後,新加坡律政部兼內政部長尚穆根表示,政府正著手調查整起事件是哪裡「出錯」。

權力的另一面是責任。有權者該有更高的責任心,而不是借權欺壓弱小。可惜,有的有權者卻把這當做一個籌碼,肆意壓榨弱權者。
很多人說,正義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但大眾更希望的是,哪怕是強權之下,正義也不要遲到。
女傭巴蒂案不會是強者欺凌弱者的終點,但希望可以是弱者反抗欺壓的起點。
資料來源:
1. 網絡公民:前女傭巴蒂有意撤訴主控官 大法官給兩周考慮!
2. 8視界新加坡:【廖文良前女傭案】芭蒂從被控到無罪釋放事件簿
3. 亞太日報:保姆「掀翻」富豪,新加坡這起「女傭盜竊案」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4. 新明日報:廖文良女傭案 律師談洗冤錄:證物呈堂是關鍵
5. 8視界新加坡:【廖文良前女傭案】淡馬錫高管:廖文良對國家有貢獻 應聽其說法
6. 聯合早報:回應廖文良女傭案 尚穆根:相關政府部門不能過於維護自己或抱獵巫態度
7. 北雁:情義之家新報告:外籍女傭仍面對強迫勞動問題
8. 新加坡紅螞蟻:女傭偷竊案疑問重重,新加坡警方查案方式引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