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國人有時候感覺傷風感冒喉嚨痛,甚至咳嗽關節酸痛,還是會on the ball去上班。今時今日,這麼做可能是給別人帶來危機。(海峽時報)
作者 蘇三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一般人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反正就是升級了,情況更嚴重了。
那麼大家現在要做的是提醒自己更小心,更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也避免不必要的聚會。
當然,要再三提醒自己也互相提醒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如果有感覺傷風感冒喉嚨痛,甚至咳嗽關節酸痛,就一定要去看醫生,然後管好自己,留在家裡休息. 記住:
一,不要去工作,打電話跟上司講你生病了,有醫生病假,現在類似感冒發燒症狀看醫生,只要十元,不要擔心付不起。
二,不要參加人多的聚會,最好留在家裡不要出門,因為給自己幾天在家觀察,看病情有沒有進一步惡化,想想如果自己真的染上冠病,到處去不是會到處傳,萬一親戚朋友被你傳到,不是要內疚?
三,在家裡也儘量減少講話,可能的話留在自己房間,不要在家裡到處製造飛沫,這是為了家人好。 昨天報紙新聞重點就是關於裕廊戰備軍協私人宴會和科技公司員工的例子,部長的語氣幾乎是警告大家,生病就不要假厲害去上班,也不要太風騷到處去參加宴會,就因為有人出現生病症狀還外出活動,結果導致幾十個人染病,衛生部長顏金勇直接說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gov.sg whatsapp)
本地很多老人家,包括中年人甚至年輕人,平常的衛生習慣都不大好,這是真的。像在公共場所打噴嚏、咳嗽,都不會用紙巾遮住或者閃一邊去沒人的地方,如果是飛沫裡帶有病毒,不管是不是冠病,都很容易害別人受感染,真的應該改變習慣。
對日本或者台灣這些公共衛生比較發達的社會來說,新加坡人這些行為是不可思議的。他們不了解這後面的原因,是一種舊習慣和缺乏社會教育所致。
新加坡過去的社會教育之一是不亂丟垃圾,結果還是要靠大量外勞幫忙打掃,不信你叫外勞罷工一個禮拜,看組屋區會不會變成垃圾城? 社會教育從來沒有關於打噴嚏咳嗽要遮掩才是禮貌,直到最近的疫情爆發。對很多沒受什麼教育的老人家來說,公共教育是唯一學習好習慣的機會,過去沒有持續開展這方面的教育,所以到現在還有老人家習慣隨地吐痰(因為痰真的多)。
更可怕的是,老人家有賭徒心理,相信「自己不會那麼衰」,而且要講成「沒有這樣heng lah」(沒有那麼幸運)。
你勸他小心,他還會告訴你一堆「我買馬票都沒有那麼heng,麥驚啦」,然後補一句「要正常生活,大家都有去,沒有人怕啦」。

經常在牛車水下棋觀棋的大叔阿伯們。(海峽時報)
所以裕廊私人宴會跟科技公司的例子是一個警鐘,那麼多老人家因為少數一兩個人生病還出席、還上班,一下子就紛紛中招,聽說其中還有人很快陷入病危,因為老人家身體本來就比較弱。

裕廊戰備軍協私人晚宴的確診人數已達到40人。(黎曉昕製圖)
你可以賭馬票賭多多一輩子都不中一次大獎,但是生病去上班、去見朋友親戚、去參加聚會,你很可能幫很多人「中獎」,我的意思是害很多人被你傳染。如果這其中有人變得嚴重,甚至......大吉利是!那你不是要內疚嗎? 從前我們的長輩沒讀什麼書,但是都會跟小孩子說,做人不要鐵齒。現在這個疫情那麼嚴重,就是已經到了「大家不要鐵齒」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該休息就休息,該看醫生就去看。 不必太緊張,但是也請你停止不必要的聚會,生病還去工作不是on the ball,可能是給別人帶來危機。
一生中遇到這樣的時刻,麻煩大家互相提醒多忍耐,稍等待,全世界的政府和醫護人員都在努力打仗,不要給他們添麻煩。
蘇三不自量力,寫一段詞當做勸世文,幫助老人家記住: 當你喉痛你咳嗽,不要工作別去見朋友,醫生才是你需要的幫手,留在家裡,停下腳步別亂走。你的忍耐不需要太久,乾淨無毒的空氣才值得你擁有,清爽安全的大街最終隨你跑你吼,最重要——生病不要趴趴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