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宣布從2026年起將退休和再就業年齡分別提升至64歲和69歲,以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促進老年人繼續就業,展現了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福祉的均衡承諾。
1. 老齡化挑戰
根據最新研究調查,到2030年,新加坡將有四分之一的公民年齡在65歲及以上,在經合組織國家中65至69歲工人的就業率排名第三。追溯過去五年的數據情況,這個年齡段的就業率提高了5個百分點,到2023年為48.3%。在即將退休的55至64歲的工人群體中,就業率也從66.8%上升到了70%。
然而,在2018年至2022年間,年齡偏見占提交給三方聯盟爭議管理和勞動力部的315起歧視投訴中的大約24%。

來源:The Star
2. 新加坡退休與再就業年齡調整
考慮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問題持續加劇的情況,政府宣布從2026年7月1日起,將退休年齡由63歲提升至64歲,以延長勞動力市場中老年人的參與。
與此同時,再就業年齡上調至69歲,確保了老年員工在達到退休年齡後,仍有機會被現有僱主繼續雇用,或在必要時調整工作條款。
此項政策標誌著新加坡對老年工作力的更大支持和認可。旨在鼓勵願意並能夠繼續工作的老年人延長他們的職業生涯,同時也幫助企業保留寶貴的經驗和知識。這一調整不僅體現了新加坡政府對不同行業和個人情況的考慮,也反映了政府對於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福祉的長期承諾。

公司必須向符合條件的員工提供直至69歲的再就業機會,或者提供相應的就業援助 來源:海峽時報
3. 三方合作框架下的政策推進
新加坡人力部長陳詩龍在3月4日宣布了這項措施的時間表。這一政策的成功推出,離不開人力部、工會和僱主之間的緊密合作與共識。同時,為了給企業和工人充足的準備時間,考慮了來自基層的反饋。這種三方合作模式確保了政策的實施既考慮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照顧到了工人的福祉。

來源:聯合早報
4. 企業和政府的角色
據人力部政務部長顏曉芳分享,大多數新加坡企業已經在遵守再就業規定方面做出了積極響應,「在2023年,超過九成希望繼續工作的資深員工被提供了再就業機會。」這表明了企業對於支持老年員工繼續就業的認可和努力。
為了輔助企業和老年員工適應這一變化,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培訓補貼、推廣靈活工作安排,以及改善工作場所的健康與安全標準。這些措施旨在幫助老年員工更新技能,保持競爭力,同時確保他們在一個支持性的環境中工作。

來源:CPF Board
5. 三大方向與挑戰
「保護工人免受基於年齡的解僱是部門努力創造公平和包容工作場所的一部分」,這是陳詩龍部長為他的部門在這個工作年度概述的三個廣泛方向之一。其他兩個方向是提高本地工人的就業能力和企業的生產力,以及為弱勢群體增強退休保障。
陳詩龍部長表示,短期經濟困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是他夜不能寐的原因。「如果我們在未來10年內不能維持生產力,我擔心我們將會經歷真正的經濟增長下滑。」

來源:YouTube
6. 應對勞動市場挑戰
為了吸引更多人口加入勞動力市場,勞動力部正在採取多管齊下的方法。預計在2024年通過的兩項法案將阻止基於年齡、種族和殘疾等特徵的歧視,並保護平台工作者。此外,關於工人和僱主如何協商靈活工作安排的明確流程指南也將在2024年發布。
通過這些綜合性的策略,新加坡政府展現了其對於促進老年人力資源有效利用和支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
參考資料:
1. S』pore retirement age to go up to 64 in 2026, re-employment age to rise to 69,海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