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各種神操作催你打疫苗,我們一起喵喵喵喵喵喵喵!
接種大數據烘托——已經施打超過530萬劑疫苗截至6月28日,新加坡已經施打超過530萬劑冠病疫苗。衛生部發表文告說,新加坡大約六成的人口已經接種至少一劑疫苗,而210萬人已經完成兩劑疫苗的接種程序。在60歲和以上的合格年長人士中,有76%已經接種疫苗或預約接種,年齡介於45到59歲的人當中,這個比率是78%,40到44歲的人當中,則有73%已接種疫苗或預約接種。至於年齡介於12到39歲的新加坡公民包括學生在內,已有近80%接種疫苗或預約接種。自本月24日起,大約五萬人已經把第一劑疫苗接種日期提前。此外,從即日起,衛生部也縮短接種兩劑疫苗的間隔期,從原本的六到八個星期,縮短為四個星期。那些間隔期較長的人,可以重新預約。

(圖:來源自網絡)
美好生活嚮往——疫苗接種率是新加坡過渡到新常態的關鍵。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新加坡正處在冠病疫情的過渡期,而疫苗接種率是新加坡過渡到與冠病病毒共存的新常態的關鍵。黃循財在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常年大會上,在線上同350名商界領袖對話時,表示這點。隨著新加坡疫苗接種率上升,與會者呼籲重新開放邊境。對此,黃循財表示,在目前的過渡期,仍然有必要採取一些限制措施,但是在更多人接種疫苗後,限制措施會逐漸放寬。而已經完成疫苗接種程序的人在旅遊時的限制也會較少,隔離期會縮短,或者不必隔離。他指出,新加坡是個開放型小經濟體,必須安全地同世界重新連接,也會逐步開放邊境,不僅讓國人能出國旅遊,也讓重要領域能夠重新引進外地員工。

(圖:來源自網絡)
嚇!嚇!嚇!——23重症病患中有20人未接種疫苗衛生部的數據顯示,過去28天,在23名染上2019冠狀病毒並需要氧氣供應的病例中,有20人未接種冠病疫苗。衛生部說,有持續證據表明,接種疫苗有助避免感染冠病的人病情變得嚴重。過去28天,有23例社區病例患者需要氧氣供應、被轉入加護病房治療或病逝。當中有20人沒有接種疫苗,兩人只接種一劑疫苗。唯一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患者在感染冠病前已經生病。另外,在過去28天,已經接種兩劑疫苗的108名患者中,需要氧氣供應的人只占不到1%;接種一劑疫苗的44名患者中,入住加護病房或需要輸氧的人各占2.3%。至於完全沒有接種疫苗的183名患者中,有0.5%病逝,入住加護病房的有1.6%,需要氧氣供應的占8.7%。

(圖:來源自網絡)
引!引!引!——接種疫苗可減輕染病後症狀雖然接種了2019冠狀病毒疫苗的國人依然可能感染冠病,但新加坡專家和衛生部網站數據表示,接種疫苗可減輕染病後症狀的嚴重程度。新加坡自4月28日以來通報的610起未接種疫苗的本土病例中,9.2%的病患出現嚴重疾病,需要供氧或入住加護病房,而六人則死於冠病相關併發症。相反地,在已接種一劑或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289名確診病患中,無人因冠病逝世。接種疫苗的冠病確診患者引發嚴重疾病的比例也較低,僅接受一劑疫苗的患者中,有7.3%需要供氧或入住加護病房;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確診患者只有1%需要供氧。新加坡本月12日至24日之間的本土冠病病例激增。國家傳染病中心表示,60歲以上的患者就占了病例總數的35.5%。國家傳染病中心也表示,德爾塔冠病變異毒株造成重症情況的幾率會隨著病患年齡增長加劇。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說,這意味著年齡越大的患者,引發重症的風險越高。衛生部根據自4月11日以來通報的本土病例,已完成兩劑疫苗接種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五天,還未接種疫苗的患者為八天。衛生部長王乙康也在一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指出,一項針對2萬9000名在新加坡被隔離的本地研究發現,冠病疫苗為約79.1%的人士提供了疾病防護。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疫情警報和反應網絡負責人Dale Fisher教授也認為,除非所有人都完成冠病疫苗的接種,不然冠病將繼續對社區和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構成威脅。教授表示,隨著越多人接種疫苗,冠病傳播的風險和造成嚴重疾病的可能性都會降低。「你可以看到,現在所有接種過疫苗的患者都是非常輕微症狀或無症狀的。當冠病只是一種輕微疾病時,它將像感冒或流感一樣,只有輕微症狀,可以在家康復的,他們甚至不會再去醫院了。」

(圖:來源自網絡)
接種覆蓋人群越來越廣——12至39歲非公民 明起可登記接種疫苗新加坡衛生部宣布,12至39歲的新加坡永久居民和長期准證持有者,今天起可以登記接種2019冠狀病毒疫苗。新加坡原本計劃在下個月2日才開放讓這群公眾登記,但隨著本地公民接種疫苗的情況穩定,因此決定提前開放讓永久居民和長期准證持有者登記。有意接種疫苗的12至39歲本地永久居民和長期准證持有者,可以通過vaccine.gov.sg登記,隨後將會陸續收到含有預約連結的手機簡訊。

(圖:來源自網絡)
此外,衛生部改變每日通報2019冠狀病毒病例的文告格式。衛生部表示,隨著新加坡進入對抗冠病大流行的新階段,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正改變每天發布疫情文告的形式,著重於防止病毒傳播、為人口接種疫苗,並展開過渡到新常態的過程。衛生部說,新格式的文告除了列出每天的病例數字外,也會提供同疫情趨勢、感染群、疫苗接種進展、重症病人人數等相關的信息。文告不再列出新病例的年齡和性別等個人資料,以及他們如何染病的詳情。此外,文告也不再列出社區病例在具傳染力期間曾到訪的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