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雖然是一座熱帶城市,終年高溫多雨,但是新加坡卻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由於狹小的國土面積與極低的海拔,新加坡境內河流短促、無良好的地下含水層,天然水資源十分有限,水資源調蓄能力較差。同時由於極大的人口密度,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11立方米,位於世界倒數第二。

新加坡主要淡水來源示意圖
所以新加坡的水資源情況並不樂觀,長期以來,新加坡的淡水大量依賴馬來西亞供應。新馬曾於1961年和1962年簽署了兩份長期水供協定,但是這兩份協議將分別於2011年和2061年到期。這兩份合約,規定了柔福州每一天需要向新加坡輸送132萬立方米的生水。
然而馬來西亞多次要求提高水費,並且協議總有終止的一天,淡水問題一直是新加坡的一塊心病。新加坡為實現「淡水自由」積極探索各種方法,努力實現自給足,制訂了四大策略:集水區,多來源進口淡水,再生水和海水淡化。今天飄姐就跟大家詳細講解一下新加坡的17個蓄水池(集水區)。
新加坡年降水量達2400mm(這個數字相當高了),如果這些水沒有充分利用流入大海,對於缺水的新加坡來講非常可惜。為此,新加坡規劃了集水區,建設集水設施,把雨水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目前新加坡已擁有17個蓄水池和一個暴雨收集池系統,面積占總面積的2/3。

圖各個蓄水池的準確位置,黃色虛線是劃分的各個蓄水池的集水區。
這些蓄水池環境清幽秀麗,除了能夠提供水源之外,也是本地居民消磨時間的好去處,可以暫時離開城市的喧鬧,放鬆心情體會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
新加坡17個蓄水池
1、登格蓄水池(Tengeh Reservoir)- *管制區
2、波揚蓄水池(Poyan Reservoir)- *軍事禁區
3、慕萊蓄水池(Murai Reservoir)- *軍事禁區
4、莎琳汶蓄水池(Sarimbun Reservoir)- *管制區
5、克蘭芝蓄水池(Kranji Reservoir)
6、裕廊湖(Jurong Lake)
7、班丹蓄水池(Pandan Reservoir)
8、貝雅士蓄水池上段(Upper Peirce Reservoir)
9、貝雅士蓄水池下段(Lower Peirce Reservoir)
10、實里達蓄水池上段(Upper Seletar Reservoir)
11、實里達蓄水池下段(Lower Seletar Reservoir)
12、麥里芝蓄水池(MacRitchie Reservoir)
13、濱海蓄水池(Marina Reservoir)
14、實龍崗蓄水池(Serangoon Reservoir)
15、榜鵝蓄水池(Punggol Reservoir)
16、勿洛蓄水池(Bedok Reservoir)
17、德光島蓄水池(Tekong Reservoir)- *軍事禁區
01 登格蓄水池(Tengeh Reservoir)
登格蓄水池原是登格河(Sungei Tengeh),建於80年代早期,新加坡政府開始推動西部集水區計劃時。登格蓄水池也是新加坡首個大規模浮動太陽能電場,是全球最大的內陸浮動太陽能電場之一。
蓄水池北端為軍事禁區,南端則是萊佛士鄉村俱樂部的高爾夫球場,在俱樂部內的高爾夫球場打球,即可近距離欣賞蓄水池美景。目前登格蓄水池有部分區域位在新加坡武裝部隊軍事訓練學院實彈軍訓區南境,自1992年1月19日至今一直屬於管制區。

登格蓄水池太陽能發電板
02 波揚蓄水池(Poyan Reservoir)
波揚蓄水池地點原先為波揚河及其三角洲地帶,該流域最終注入柔佛海峽。新加坡政府於1977年3月11日開始築壩準備建造,整個蓄水池區域位於新加坡武裝部隊軍訓城(SAFTI City)、波揚、Bajau區。
波揚蓄水池區域有一部分位在新加坡武裝部隊軍事訓練學院實彈軍訓區南境,此區域目前受到管制出入。靠近蓄水池的原波揚營地在未來將會改為新加坡武裝部隊軍訓城野外訓練場地。

波揚蓄水池在新加坡地圖的位置
03 慕萊蓄水池(Murai Reservoir)
慕萊蓄水池原先是慕萊河,之後政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築壩建造蓄水池。慕萊蓄水池有一部分區域位在實彈軍訓區北境,那個部分僅限從培訓資源管理中心操作室進入。慕萊蓄水池內的鳥兒品種繁多,但可惜位於軍事禁區內,「難得一見」。

慕萊蓄水池
04 莎琳汶蓄水池(Sarimbun Reservoir)
莎琳汶蓄水池原先是將莎琳汶河築壩建造而成,後來又將加弄河(Sungei Karang)、韓都河(Sungei Hantu)納入蓄水範圍內。目前莎琳汶的開放區域擁有幾個小型農場、果園及多座常駐露營地。這些露營地包括新加坡童軍總會的莎琳汶營地、新加坡女童軍的克里斯汀營地、以及新加坡教育部的Jalan Bahtera探險中心。
蓄水池的一部分區域位於新加坡武裝部隊軍事訓練學院實彈軍訓區北境,一般民眾無法進入。

莎琳汶蓄水池
05 克蘭芝蓄水池(Kranji Reservoir)
克蘭芝蓄水池位於克蘭芝工業區及梁宙(Neo Tiew)農業區之間,原為流向西柔佛海峽的克蘭芝河,後來在河口處修建堤壩改為蓄水池,堤壩上興建的克蘭芝大道(Kranji Way),是從新加坡北部通往西部林厝港地區的重要道路。
克蘭芝蓄水池公園擁有類縫葉鶯,黑翅雀鵯巴等多種鳥類,另外還有當地極具特色的紅樹林。

克蘭芝濕地公園
06 裕廊湖(Jurong Lake)
裕廊湖位於裕華園地鐵站對面,毗鄰新科學館和裕廊湖公園,擁有優美的瀕水環境。裕廊湖上有兩座小島,分別為裕華園及日本公園。
裕廊湖花園位於新加坡西部,距離湖畔地鐵站 (Lakeside MRT Station) 僅五分鐘步程,而距離新加坡市中心則二十分鐘車程,是各類自然愛好者的必游之地。這片占地 90 公頃的綠色空間是新加坡第三座,也是最新的一座國家公園。第一園區湖畔花園 (Lakeside Garden) 於 2019 年 4 月開放,另外兩個園區裕華園 (Chinese Garden) 和星和園 (Japanese Garden) 將從 2021 年起逐步開放。

裕廊湖公園
07 班丹蓄水池(Pandan Reservoir)
班丹蓄水池位於新加坡西南部,原為流向新加坡海峽的班丹河。班丹蓄水池北岸為德曼花園(Teban Gardens)及班丹花園(Pandan Gardens)住宅區。這裡非常適合垂釣,如有喜歡釣魚的小夥伴們,可來這裡釣魚消磨時光哦。

班丹蓄水池公園晚霞
08 貝雅士蓄水池上段(Upper Peirce Reservoir)
貝雅士蓄水池也是新加坡面積最大的蓄水池,水域面積超過304公頃,庫容量為2780萬立方米。1970年,為應付新加坡的食水需求,公用事業局在當時貝雅士蓄水池的上游地帶修建堤壩,建成新加坡的第四個蓄水池。
貝雅士蓄水池上段與蓄水池下段相鄰,主要景點為連結與麥里芝蓄水池的樹頂徑(Tree-Top Walk)。

貝雅士蓄水池上段
09 雅士蓄水池下段(Lower Peirce Reservoir)
貝雅士蓄水池下段占地6公頃,原為加冷河(Sungai Kallang)的一部分,1910年建成後成為新加坡的第二個蓄水池。
貝雅士蓄水池原名加冷河蓄水池(Kallang River Reservoir),1922年為紀念蓄水池修建時期的市政廳主工程師(Municipal Engineer)羅拔·貝雅士(Robert Peirce)而將蓄水池改名為貝雅士蓄水池(Peirce Reservoir)。1975年,公用事業局在貝雅士蓄水池的上游部分修建堤壩後,原有的貝雅士蓄水池該名為貝雅士蓄水池下段。

貝雅士蓄水池下段
10 實里達蓄水池上段(Upper Seletar Reservoir)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新加坡開始興盛,成為大英帝國在東亞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
為應付日益激增人口的食水需求,英殖民政府在今天的中央集水區自然保護區北部的萬禮地區(Mandai)興建實里達蓄水池。
1986年,公用事業局在實里達河下游修建堤壩後,原本的實里達蓄水池改名為實里達蓄水池上段。今天的新加坡動物園,夜間動物園就設在實里達蓄水池上段的北部。

實里達蓄水池上段
11 實里達蓄水池下段(Lower Seletar Reservoir)
實里達蓄水池下段位於義順一道及倫多道之間,是義順市鎮最重要的景點之一。1986年,公用事業局配合實里達河/勿洛水源計劃(Sungei Seletar/Bedok Water Scheme)在實里達河下游的出海口修建堤壩,形成實里達蓄水池下段。
南北地鐵線在卡迪(Khatib)及楊厝港(Yio Chu Kang)兩站之間的鐵路會穿過實里達蓄水池下段的邊緣,因此可以從地鐵列車內一覽整個蓄水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