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來新加坡發展的企業是越來越多了。
甚至許多有名的中國企業也紛紛落地新加坡!
但為何新加坡能吸引那麼多跨國企業?背後真實原因曝光了....
企業為何紛紛
「卷」向新加坡?
近年來,新加坡吸引著眾多跨國企業,全球500大公司中有三分之一都選擇在新加坡設立亞洲總部。
其中較有名的,比如:
全球第二大飛機引擎製造商勞斯萊斯(Rolls-Royce)
嬰兒奶粉公司美強生(Mead Johnsons Nutrition)
全球第3大製藥公司諾華(NOVARTIS)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等...
目前,已有超過7000家跨國公司在新加坡設立營運機構,其中有4200家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區域總部數量為亞洲城市之冠!
許多亞洲企業也以新加坡作為國際化的平台,如日本運動服裝和體育器材廠商亞瑟士(Asics)及美津濃(Mizuno)均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
就連中國最大的水務公司北控水務集團,也在新加坡設立國際總部。

為什麼這麼多跨國公司都選擇將總部設在新加坡呢?具體原因有四方面:
1)在新加坡開企業利得稅優惠多,稅率低
新加坡簽署了21項多雙邊自貿或經貿合作協定、76項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及41項投資保護協定,使在新加坡進行跨國業務的總部公司享有稅務優勢。

2)新加坡發展環境對企業發展友好
為營造適合企業總部發展的環境,新加坡有多項經濟扶持政策,致使各類跨國企業幾乎都會在此設立區域總部。
比如新加坡全球總部計劃IHQ,新加坡區域總部計劃RHQ計劃,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管理和負責,主要鼓勵企業在新加坡設立新業務或拓展業務,例如總部功能,研發生產、資金管理等。

根據申請的商業計劃,申請公司能夠申請:
PCI(Pioneer Certificate Incentive)
DEI (Development & Expansion Incentive)
FTC(Finance And Treasury Center)的政策
而區域總部計劃(RHQ)更吸引眾多企業。
除了標準的17%新加坡公司稅之外,從新加坡以外賺取的符合資格的增量收入,可以在區域總部獎勵下,獲得5年(3+2)的15%優惠稅率。
換句話說,如果公司在第三年時符合獎勵期最低要求,那麼公司符合資格的收入,將獲得另外兩年的15%獎勵稅率。前提是公司的亞太區總部須設在新加坡。

3)新加坡是金融中心,新元兌外幣走勢強
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新加坡在 2022 年被評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金融中心。
新元近些年的表現也是很亮眼,兌外幣匯率幾乎穩步保持,甚至持續走強。
從數據上看,全球大約有46%的100強企業都選擇新加坡做國際總部,中資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位元組跳動也都在新加坡設總部。
目前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下去,更多中資企業會來到新加坡設立總部,開展國際業務。

圖源:時代財智
外國企業落地新加坡,投資者通常每年平均留下 200 億新元收益。但在過去兩年,這一收益數字高達 900 億新元。
4)企業出海成主流,新加坡戰略位置優越
近些年,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品牌開始被全世界所熟知,如阿里巴巴、 Tik Tok,它們在海外的跨境電商做得都特別好,這也提升了全球對中國品牌的認知。
其次,在中國也有很多媒體去報道和跟進中國的出海品牌,這也讓出海企業獲得了持續的關注。
當然大量的資本也在聚焦出海領域,這導致中國企業出海成為了一條特別熱門的賽道。如今,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出海,跨境電商、遊戲、區塊鏈、金融科技等多領域「百花齊放」,紛紛轉向海外淘金。
而新加坡憑藉優越的戰略位置、政府政策以及世界一流的溝通能力,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和投資者的關注,成為諸多企業出海的第一站。

另外從整個東南亞的布局看來,新加坡剛好處在東南亞的中心位置,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平台。
雖然新加坡本土市場並不大,但整個東南亞卻是一個大市場,所以大多數國際企業包括中資企業都會考慮用新加坡做一個平台。
事實證明,現在已有國家開始出現經濟衰退,而通脹飆升也長期持續,這種情況下新加坡無疑是一個讓資金安全的避險港!

如果一個企業做大做強,能出海就是一個實力的證明!
但你的企業適合出海嗎?往下看看。
你的企業適合出海嗎?
三方面自測

第一,如果企業市場主要在中國,當你遇到一些經濟狀況需要轉型,或需要迅速開發第二條賽道、打通國際市場時,都可以考慮海外市場。
第二,如果你公司想有更多發展空間,就可以走向新加坡。 比如 Web3.0、區塊鏈技術、金融科技、遊戲行業等等。很多教育科技公司也開始從中國出海到其他國家打造品牌,走向國際化。
第三,如果你的企業考慮到傳承和財富管理的問題,且家族的資產也需要考慮能否與風險隔離,或是從財務管理方面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地點發展。 在這些方面,來新加坡都是非常合適且受歡迎的。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除了電商,支付、教育、物流、通信等行業的企業都有拓展海外市場的需求。
對於崛起中的中國企業而言,通過新加坡進入東南亞市場,不失為出海的上策。
新加坡,不僅僅是旅遊聖地,更是中國企業進軍東南亞,布局全球市場的跳板。
但企業出海不易,在經歷未知的風浪前先尋找一個靠譜專業的機構極其重要!
*免責聲明:本文文案和素材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