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經濟展望,以及新元與人民幣政策走向背道而馳,促使新元兌人民幣匯率一個月勁漲4%至1新元兌4.87人民幣,受訪分析師不排除新元兌人民幣今年內突破5.0水平。

輝立Nova策略師林俊傑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預期,中國持續採取封控措施,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中國人民銀行料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扶持經濟。另一方面,在全球通貨膨脹率高漲的環境下,美國聯邦儲備局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都預期持續收緊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走向的反差,對新元兌人民幣匯率的走高起著很大的作用。
過去一個月,新元兌人民幣匯率上漲逾4%,美元兌人民幣更是漲逾6%。大華銀行高級外匯分析師謝齊雄說:「這反映了由於中國嚴格的清零政策,經濟的下行風險已增加。」

上海居民進行核酸檢測。(中新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6日發布,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萎縮11.1%,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已達6.1%,比上個月增加0.3個百分點。經濟師預計中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萎縮,全年增長5.5%的目標越來越遙遠。
中國人民銀行5月16日連續第四個月維持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利率不變於2.85%,顯示經濟壓力增大,但在通脹上行、匯率貶值、外部緊縮的環境下,中國當局的貨幣政策選擇兼顧內外平衡。
從技術層面看,林俊傑指出,新元兌人民幣若成功突破4.8768附近的阻力線,今年內可繼續攀至2020年7月的5.1066高位。
星展銀行貨幣策略師黃鯧誠受訪時也說:「我們認為新元兌人民幣匯率今年會升至5,就像美國聯邦儲備局過去兩個加息周期開始後一樣。」
華僑銀行利率策略師張淑嫻說:「新元兌人民幣已經突破了我們6月份的目標4.84,勢頭繼續向上。再往前看,我們預計這個匯率將逐漸向4.88至4.90區域移動。」
張淑嫻指出,人民幣表現不佳,是因為當地冠病疫情和政策反應導致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存在一些擔憂。相比之下,新元在金管局政策支持下保持韌性,新元本身也從資金找尋避風港的趨勢中受益。
她不排除新加坡金管局進一步收緊新元政策的可能,即使金管局不進一步收緊,只要不逆轉,新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的正向坡度也會推動新元持續升值。

新加坡所有雇員從2022年4月26日起可回返工作場所,帶動了中央商業區一帶的人潮。(嚴宣融攝)
分析師:中國堅持「清零」 是人民幣疲軟原因之一
至於接下來可能出現的變數,林俊傑說:「中國堅定不移追求清零防疫政策,是人民幣疲軟的主要原因之一。任何放棄清零政策,轉而將冠病視為地方流行病(endemic)的舉措,會是意料之外的事,可能影響我們對新元兌人民幣匯率的預測。」
謝齊雄則表示,雖然經濟基本面可能指向人民幣會走軟,但進一步走軟的可能也是有限度的。在5月9日發布的最新季度貨幣報告中,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它將保持外匯市場「正常」運行,並將引導市場預期。這表明人民幣的大幅單向波動不太可能持續。
文:王陽發
